第207章 手段尽出(1/2)
第207章 手段尽出
安邑,少梁宫。
与往日一样,赵彦拄著藤杖来门下省议政。
侍中刘艾、台崇在门前迎接,这段时间朝廷政令基本上都出自这里。
涉及两千石重要任命才会与太原中都的朝廷走一个流程。
侍中庐內,赵彦落座后將沉重貂蝉冠解下,递给一名郎官,就说:“太原已定,宗贼伏诛。陛下不日將还,而如今元嗣提议陛下亲征逆臣高干,二位以为如何?”
打高干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赵基的奏表已经送来,想请皇帝亲征逆臣高干—只要打的顺手,也就能顺势討伐乱臣袁绍。
当然了,这么重大的战役,要进行各种准备。
只要没开战,双方就有翰旋的余地。
可现在袁绍有后退的余地?
別看曹操击退吕布后征战不休,每战克捷—-他只要有一场仗失败、受阻,
兗州就会再次大乱。
袁绍也是差不多,打的公孙瓚丧胆,可公孙瓚只是志气低靡,而不是死了。
万一公孙瓚重新振奋起来,袁绍就炸了。
刘虞死后,还死了一串人,比如刘和,比如鞠义。
而刘虞死之前,袁绍的军师卢植也死了,死在了四年前。
特別是大將鞠义,去年与朝廷使者勾勾搭搭,暴露痕跡后立刻被处死,现在河北各军正处於某种奇特的状態中。
敬畏袁绍的同时,也多少存有牴触之心,
所以天子率军討伐高干,袁绍会非常的纠结。
即不能向朝廷认错服软,也不放心其他大將统兵,若亲自统兵迎战,也就坐实了逆臣身份。
不是赵基多么高明,而是赵基狼厉,根本没把天子当成不可冒犯的人间至尊。
带著天子亲征,谁与赵基交手,都非常的被动,
除了李催郭记这些此前挟持过天子的军阀,他们自身与部队对天子已经缺乏敬畏。
关东不一样,不管袁绍还是曹操,口口声声都是要匡扶社稷、辅佐汉室。
当天子率兵亲征时,自能引爆对方內部的反对派。
统合一个地区,必然伴隨著杀戮与剧烈的利益剥夺、再分配。
袁绍整合了冀州,那冀州这些年积累的矛盾都会报应在袁绍身上;曹操这里也是,充豫二州的各种矛盾都將作用於曹操身上。
赵彦提议之际,將赵基的奏表推给刘艾二人阅读,刘艾反而求稳:“元明公,井陘道艰险,逆臣据险而守,若进兵不顺,朝廷新树之威必荡然无存。”
台崇察觉赵彦看自己,立刻就说:“元明公,討伐高干於上党,两军山野相持,以今岁之酷暑乾旱,即不利大军战,也困顿於粮秣输运。”
“二位的意思是不看好此战?”
赵彦面无笑意,看向刘艾:“子芳,朝廷新树之威若不能震镊逆臣贼子,这威不要也罢。”
又看向台崇:“长平之战,秦赵各属一国故能相持日久。今元嗣追隨天子征討逆臣,是以上伐下,河北自有义士,何来的战?”
刘艾、台崇低头不语,他们也清楚,这就是赵基解救臧洪的办法。
可臧洪那里是个死结,如果臧洪愿意突围,包围他的袁军早就放水了。
因为弃城而逃的臧洪辜负了一城男女的期望,名声碎裂,以后即便活著,也跟死了没区別,不会对袁绍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臧洪活命不难,难的是以孤忠大义的身份活著。
如果不是赵基几乎將太原宗贼连根拔起,赵彦也不会向陈容承诺什么。
现在是真的可以腾出手,对袁绍抽耳光,
隔著太行山不好抽袁绍,抽高干也是没问题的。
这是一套组合拳,打高干只是开始。
不管是刘艾,还是台崇,此前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虽能参与廷议,可真正给朝廷拿主意的是列位公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