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董卓衣钵(1/2)
第324章 董卓衣钵
为迎接刘表使者,赵基也是提前几日返回普阳。
刘备使者孙乾还在普阳逗留,他们是真的带来了四百余车货物,正持续售卖,交易他们需要的马匹。
等到春天各处草木生长,利於马匹迁徙时,孙乾这支商队才会返回徐州。
这段时间里,前將军蓟侯公孙瓚与右將军伉乡侯袁绍始终相持於信都,公孙瓚偏师未能攻克南皮。
隨著天气將要转暖,公孙瓚又等不到张燕、赵基或吕布、张杨的策应,向朝廷上表表达不满后,也开始从信都撤兵。
再不撤,等到河水解冻,沼泽湿地泛滥时,公孙瓚的军队將陷入泥泞中,难以快速撤退。
天气转暖,冰雪消融,道路稀烂的环境下,也不利於大军、马匹健康。
久在边郡,又在河北与袁绍打了数次的公孙瓚毫不拖泥带水,前脚上表朝廷表达不满,后脚就开始撤兵。
再不撤,道路环境变差后,袁绍可就不会眼睁睁看著他缓慢撤军。
只要能全须全尾撤回去,明年冬季,公孙瓚还能召集现在或更多的部队南下,以就食於敌,顺带抢点东西。
对苦寒的幽州汉胡豪强、吏士而言,冬季能南下冀州去吃饭,自然能减轻家里的粮食负担。
公孙瓚也非没有缴获,前后掳掠两万多户人口北撤。
有亲友在外的人,或许还能被赎走;否则的话,部分人会分给汉胡豪强,部分人会被公孙瓚扣留,在易水两岸执行军屯。
明年再爆发战爭的话,这些被掳青壮也会成为公孙瓚摩下一份子,参与作战。
北海的臧霸也识趣退兵,他想全据青州,那只有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公孙瓚在这个冬天野战时重创袁绍,使袁绍、曹操无法兼顾青州方面现在再不撤,不需要袁绍出手,仅仅是曹操、袁谭联军而来,就能压垮臧霸。
不过臧霸是朝廷任免的青州刺史,即便退回琅琊,也能时刻发挥影响力,积蓄反攻的力量。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至於孙策,进兵济南国后就地休整,他们不习惯冬季作战。
作为调整,袁绍也免去了袁谭的青州刺史,转为勃海郡守,另以逢纪为平原国相。
隨著公孙瓚退兵,袁绍也能挺直腰杆子,开始向普阳派遣使者,探討俘虏赎回一事。
普阳城,赵基与蔡昭姬阔別將近一月时间,又是斯磨一夜。
晨间时分,杜氏引著几名婢女入內侍奉赵基洗漱,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蔡昭姬也是当世名宿,没有名分,就这样与赵基搅合在一起杜氏也不觉得奇怪。
至於蔡昭姬当甄宓、吕綺的老师,她更不觉得奇怪。
偌大的普阳城,已经没有女人能拒绝赵基。
赵基想怎么弄,几乎无人能管。
甚至迁到都执政的赵彦,还派遣使者去琅琊搜寻家乡適龄女子,要给赵基充实內庭。
因要会见刘表使者,赵基也就洗了洗头髮。
他仰躺在摇椅上,杜氏坐在摇椅后为他梳理头髮,赵基的发量格外茂密粗壮,她还需要一名婢女协助,才能束髮。
戴好一顶紫金小冠,另一名婢女捧著铜镜让赵基观看,赵基扭头看杜氏:『
天下间,谁有我好看?”
杜氏正收拾篦子,回头回答:“奴若做男儿装扮,不亚君侯。”
“嗯,明日你就做男儿打扮,若是好看,就做我的捧剑女官,年俸三百石。”
赵基说著起身,垂目看了看她黑红两色绣裙胸襟,比蔡昭姬壮丽一些,更显白腻。
杜氏还吸气收腰,扭头警一眼帐帘后的床榻。
赵基只是笑笑,手就不受控制搭了上去,几个婢女捂嘴轻笑。
杜氏也收好木盒,扭腰走了,明显鼓起来的腹部並不妨碍什么,依旧光彩明艷。
她们离去时留下一盆冒热气的水,蔡昭姬也起身,询问:“她是何人?”
“本是宫中貂蝉女官,乃杜陵杜氏。雒阳大乱时为王允收留,迁到长安后献给董卓,董卓赐婚给了相府內的宜禄秦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