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分化瓦解(2/2)
李应回答的声音雄厚许多,脸上血泥也已乾涸,掉落了一些。
整个敢死营的吏土,见能穿戴鎧甲进行武装,心中最后那点忧虑也尽数消去。
等这些人完成武装重新列队后,赵基又指著那两千多惶恐不安的军民:“贬尔等为奴隶,为期十年。何如?”
没人应答,也没有拒绝,就仿佛羊群一样。
见没有什么强硬的抗拒心態,赵基扭头看李应:“监管他们,稍后建造名册。”
这下,敢死兵士气迅速上涨,在李应指挥下,包围这些人,其中不乏他们的亲友、同僚,很多人刚才就发生过爭执。
敢死兵固然倒霉,更乐於看到这些人也跟著倒霉。
赵基又看向左祖的五百余降军,驱马到他们面前:“我要一千人,你们去找亲友,凑齐一千人,然后造册录名。”
这些人都习惯了军旅生活,很多人纯粹是单身,无依无靠,离开军队后不知道该干什么。
当即就有人开口:“大司马,我等多是外郡,黄白城中没有什么亲友。”
“这我不管,你们自己去选,去劝,总之我要一千能战的老兵。”
这些人无奈,只能去军民人群里找人,这些人也適应了被强征,更是没有什么抗拒。
高的、壮的几乎在第一轮就被选走,还缺一些人,又选了一些老兵。
老兵有独特气质,这些人一眼就能从衣衫槛楼的军民人群里揪出那些看起来能打的人见这支义兵將要组建成型,赵基扭头看韩述:“他们给你,以后归你管,带著他们入城接管府库、军械,粮食。”
“喏!”
韩述下马拱手长拜,赵基也怕他一个人玩不转,额外分了一个百人队给韩述。
而这时候,西面有大股烟尘滚滚而来。
隨著韩述督义兵入城后,这些义兵也割旗帜为丝带,扎在额头充当標识物。
李应也分出部分无甲的敢死兵,二百余人驱赶十倍於他们的新编奴隶入城。
余下敢死兵原地列阵,观望西面。
西面来敌缓缓靠近后减速,扬尘散去后,约有千余步骑出现在赵基阵前一里外。
几名使骑高举否黄旗奔来,到阵前看到赵基的战旗、长魔,又看到一桿旗帜上挑著的李催头颅。
使骑大惊,当首之人下马快步上前长拜:“討寇杨中郎將得闻大司马进討逆臣李催,
特率本部兵马前来助战。”
赵基观察这几个人:“让他来见我。”
“喏。”
使者不敢多言,后退几步转身就走,翻身上马,急速打马。
很快,杨秋引著军吏团队以及少许护卫骑士来到赵基阵前,相隔五六十步时,杨秋就勒马下马,步行上前:“罪將杨秋来迟,伏望大司马恕罪。”
“来的不早不晚,何罪之有?”
赵基指著身后护国討袁大旗说:“关东袁术建制百官,已然谋反。今值朝廷用人之际,我杀李催而宽恕其党羽,意在使彼辈存留有用之身戴罪立功。杨將军以为如何?”
“愿奉大司马號令,进兵关东,征討国贼!”
杨秋单膝跪下,哪敢发表处置意见?
他双手抱拳於头顶,一副臣服模样。
“好。今李催已死,其党羽瓦解已为国家所有。关中只剩下郭一家,將军可愿为我前驱?”
“卑將领命!”
杨秋起身之际,又展臂指著西南方向:“大司马,建义將军王承也已起兵前来助战。”
王承继承的是王方部曲,资歷名望不如王方,也就没有参与李催郭、樊稠李蒙之间的混战、爭斗。
王方又是自然死亡,所以这支部队与李催、郭记没有私仇,保存相对完整。
前年马腾在池阳转移屯成区域时靠近王承,王承继位不久,以为马腾想要兼併他。
於是先下手为强,袭击马腾,將马腾重创,赶出关中。
“既如此,你二人合为一部,为我前军,一同进兵坞;两三日內我就起兵为后继。
赵基说著扭头看隨行书吏:“书写军令。”
披甲的书吏拱手:“喏。”
他转身就去书写,帛书铺在盾牌上,蹲在地上开始捉笔。
杨秋也扭头等待,拿了正式的军书,他也好找王承一起商量。
兜兜转转一年多,张绣已经与段煨、梁兴、张横合军,后续还有河东兵、太原兵,当他们压过来时,李催挡不住,郭也挡不住,他们也挡不住。
流落在外的三辅灾民回流之前,这些关中传统老牌军阀都很瘦弱,经不起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