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赵侯用箭(2/2)
不知道还有多少骑士、步兵。
“撤吧,善射者与我殿后。”
赵基示意几个隨行青年书吏先行,这些人是纯粹的微寒士人,勉强有个门户,读书不算多,就算习练武艺,也都是刀棒之类防身技艺,不擅长骑术与射术。
又分出几个老兵护送这批书吏撤离,赵基引著绝大多数人骑土上马后缓慢而行,其中过半人能在马上扭腰转身对后方拋射。
他们多是中高级军吏,要么是各將的亲信勇健武士,这些勇士的骑射造诣往往比其主將还要优秀。
赵基也无意与纪灵派出的骑兵纠缠,他身边的这些骑士可都是军中骨干,普遍具有指挥才能与天赋,让他们去当战斗消耗品,那就太亏了。
直接撤离又有些损伤士气,关键是赵基自己也手痒。
就带著这百余骑吊著后方追骑,对方追的快了,赵基这里也就提速;对方不追了,赵基也就勒马休息。
双方距离合適的话,对方也会在马上发箭、射弩;赵基这里善射的能马上转身射箭,
骑术技艺差一些的,也能在奔马之际以脚证的方式给弩上弦,然后对后方射击。
赵基的坐骑再神骏,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什么奇特的爆发力或长久耐力。
因此他也不敢过於浪战,只是缀在队伍后面,专门射杀那些勇於追击的敌军健骑。
双方追逐七八里,袁军骑士顾虑马力衰竭,也不敢再追,带著伤员后撤反应,一路上收集阵亡的吏士、走散的马匹。
普通步兵死在外面,就袁术军中的习气来说,死就死了。
可骑士普遍具有良好的出身,骑士之间也有相对完善的袍泽友谊,甚至就沾亲带旧,
实在做不出那种拋弃户首不问的事情。
一路搜集亡者,返回军营后,参与追击的三百余健骑士气更低。
纪灵特意来询问战果,驍骑將军张间锐意追击,如今锐意荡然无存,只是递出一把箭矢给纪灵:“前將军,我军险些擒获赵基!”
“哦!”
纪灵眼晴一亮,又察觉张间情绪不对,就解释说:“军中马匹不过千余,锐骑甚少,
实在可惜。”
以为是张间怪罪他没有派其他骑士出营隨同参与追击,纪灵拿起这些箭矢,就见箭杆上都烫著『赵侯用箭”。
想到赵基神射的传闻,纪灵就问:“伤亡多少?”
“伤三十余,被射杀四十三人,赵基一人独杀我魔下健儿十七人。”
张间分出一部分箭簇沾染血肉的箭矢递给纪灵:“將军,此赵基所用好箭,或许能有其他妙用。”
纪灵抓一支箭在手里掂量,不由微微眯眼,赵基用的箭更长更重一些,箭羽也明显更长一些。
他自然理解张间的意思,这是要发动情报网络,组织一支精骑小队,去刺杀其他各军的核心人物。
以袁术的特殊號召力来说,赵基的任何军事行动,基本上瞒不过袁术,也瞒不过纪灵孙策、曹操的进兵参战,对他们来说也不是秘密。
纪灵思索片刻,看向张间老实忠厚的面容:“驍骑將军是想?”
“孙策、曹操若派遣將军到赵基处效力,若以此箭射杀一人,就如当年公孙越之死也张间举例回答,纪灵听了也觉得可行,露出沉思之状。
安排一支十几人规模的刺杀小队不算多难,现在这样的气候里,双方斥候多是昼伏夜出。
刺杀小队小心渗透,自然可以摸到许都东郊外。
同时只要情报確认了曹操或孙策派来的使者或將军,就能启动刺杀计划。
当年群雄討董初期,公孙瓚命令从弟公孙越率千余骑来袁术魔下效力。
后来二袁相爭,袁术派公孙越配合孙坚去打袁绍委派的豫州刺史周隅,公孙越中流矢而死,引发了公孙瓚与袁绍的全面战爭。
策划一场类似的刺杀甚至不需要派遣刺杀小队,只要將手里这些箭矢想办法送过去,別的地方出人执行即可。
纪灵抓著七枚箭矢,思索敢动手的合適人选。
不一定非得从赵基魔下选人,也可以从孙策魔下借人,去射杀曹操的亲信。
只要把好处安排到位,甚至把箭矢送到孙策手里,孙策自已就会安排人去搞刺杀。
没必要把事情搞的太复杂,孙策肯定不希望曹操军队来这里参战。
吃独食,可是孙家的老习惯了。
纪灵思维落定,对著张间面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