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小日子美滋滋(1/2)
第169章 小日子美滋滋
想要在这边种草,滴灌系统那是必备的,是绕不开的话题,这边的水今年是两毛三一方,一亩地大约要用上一百七八的水,这是用滴灌的成本,要是直接拿瓢浇,那就没普了,因为你浇下去的水,很多时候都淌走了,不能给植物提供长久的供水。
想要搞滴灌,那就得有个贮水的地方,大傢伙看上了顾山家里西南角的一个小塘子,
面积也不大,二十来亩的塘。
放在顾山的地界里,这样的塘就算是水洼子,別说跟现在养鱼的湖比了,就算是再下来三等也轮不它冒头。
但用来贮淡水那真是再合適不过了。
顾山和蔡瀚文几人一合计,等著开春的时候大家集资把这塘子修整一下,把里的盐硷水抽掉,建出一个贮淡水的塘子,建个抽水站,再建一个总控室,这样大家草地用水,甚至家庭一般用水就有了保证。
计划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呢,说白了就是钱,没钱的话哪有资格折腾这些,口袋里有钱才能这么玩。
现在顾山和蔡瀚文的小伙伴凑在一起,顾山兜里今年剩几个,蔡瀚文些小伙伴,也都属於差不多死缠老子几日,老子就能给爆辆法拉利的主儿。
一个人不容易搞,几个人凑在一起搞这小工程就没什么问题了。
现在贾兴波听著,至於这事儿能不能给他以后从政的生涯带来什么启发,估计很难,
依旧是那个最大的问题一一钱!
在这片地上种什么都亏钱,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亏,那是持久的亏,只要这盐硷地不改善的话,那就得亏下去,就算是改善了,这边的条件也不可能比的上內地,因为內地可不用靠拢滴灌的成本。
而这玩意用上几年,甚至一年下来就得换一套新的。
总归是绕过来绕过去,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没钱!
有钱的话,沙漠现在都能给你堆出一个绿洲来,没钱啥也別提。
贾兴波想改变这条件,那就属於幻想,不是贾兴波不敢想,而是没办法想,他可不会以为蔡瀚文这几个傢伙过来了,他就能让全国有钱又有閒的傢伙们过来每年往这里扔上大几十万,越是有钱人就越讲究回报。
说的不好听一点,像是蔡瀚文和他的那几个朋友,属於另类。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家里老子不让沾家里的生活,每天就是钱玩,偏偏还没什么太不良的嗜好,简直接就是良知二代嘛。
这也正印证了一句老话:人以类聚!
要不然这些傢伙怎么能凑到一起,成了好朋友呢。
贾兴波这边走一路和顾山商討了一路,最后啥结论也没有,唯一的结论就是他想以后下基层拿这玩意当突破口的话,那得乞求老天爷给他从天下掉下来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像蔡瀚文这样的傻子富二代来。
有操作性么?有个鬼哩!
两老爷们就这么扯著扯著就把这大集给逛完了,两人净说话了,倒是家人们现在手提肩背的,弄了不少玩新奇玩意儿。
贾兴波的媳妇儿子手里全是吃的,顾山家的四位长辈手里的东西就多了,主要都是些少数民族的特色產品,什么小帽,小毡帽啊,一些皮草製品啊,总之多数是些不太值钱,而且还有特色的东西。
买这些东西自然是准备回去的时候送给亲友们。
和贾兴波一家道別,顾山载著家人迎著下沉的夕阳往回走。
车上,四个长辈们都很开心,脸上都洋溢著开心的幸福,一个个在车上就开始聊起了在大集上买的东西,像是奶奶就不停说著她买来的皮草製品有多便宜,什么这样的帽子在老家那边肯定要贵上一倍云云。
剩下的几人也是同样的情况,对於今天逛大集收穫很满意。
顾山时不时的回头,看一下长辈们,心里也跟著开心,对於顾山来说自己追求的不就是这样么,长辈们开开心心的没什么烦恼,自己在生活上也是平平淡淡的,人生这样就足了,要是再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有点过了。
奢求的太多,人也活的累不是?反正顾山是再也不想回到以前在海都当牛马的日子去了。
和蔡瀚文这些人在一起混了一些日子,顾山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真的凭自已的本事,在社会上混成原来那样,也真是运气不错,是凡是多遇到几个马青这样的人,
自己连內裤都不剩下了。
现在这样的生活就挺好的,接触的人也单纯,日子过的也简单,每天也不需要迎来送往的奉承別人,和人一说话腰就弯上三分,在商业社会里挣扎博生活真是太难了。
总之,现在看著长辈们脸上的笑容,顾山很满足。
“哎,大山啊,贾家的那个孩子真乖呦!”
奶奶黄巧珍这时候拍了拍顾山背后的椅背,唤起了顾山的注意力,然后就有点傍敲倾击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