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一桌客(1/2)
第233章 第一桌客
这时候,院子里马厩旁边正在忙活著给骆驼添水的顾宪伟抬起头来衝著孙子招呼了一声。
“来了,吃了没有?没有吃的话,让你奶奶给你下碗面!”
顾山明白,这其实不是商量,而是命令,老头老太太这馆子开的也没什么人,没什么人光顾,还要每天准备食材,他这孙子不来消耗谁来?
现在小馆子主营就是麵条,虽然每天备的份量不多,但怎么说也得有十来个人的量,第一是老两口自己吃,第二就是顾山和他的小伙伴会时不时的过来捧个场。
老人家不可能是说准备的不够,所以量是槓槓的,至於吃不了怎么办?
那就是现在这样的情况,顾山带著两个无底洞,也就是靚仔和歌神过来捧场。
有这两傢伙在,剩的那种东西那都不叫剩,顶多算是给它们溜溜缝。
“来碗老滷麵,料多多放就了”
顾山装作自己是客人,笑著大声喊了一嗓子。
屋里面的黄巧珍早就听到外面孙子的动静了,刚出来便听到孙子这话,乐呵呵的应了一声后,又转头回屋里给孙子准备麵条去了。
顾山来到爷爷的身边,想帮一下忙,不过顾宪伟拍了一下他的手:“进屋里凉快凉快去,外面的事不用你,况且你笨手笨脚的还是我自己来吧”。
顾山听后訕笑了两声,拍了拍手带著靚仔和歌神往正屋去。
挑开了正屋门口的帘子,顿时就觉得一股沁人的凉风扑面而来,整个人身心都跟著舒爽的一哆嗦。
隨意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反正每一回过来,这里的六张台子都是空著的,坐哪一张都是一个样。
在里面,黄巧珍正在忙活著给做面。
面不是手擀的,而是机器压出来的,就奶奶这么大的年纪,想手擀顾山也不干啊,让他们开馆子是让他们有个乐子,打发时间。
这么年纪让他们每一碗麵都要亲手擀,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么。
所以,这是顾山同意他们开店的前提。
至於说机器和手擀差別什么的,那不好说,有人说手擀的面好吃,但顾山觉得都差不多,现在市面上哪里还有几家是真手擀的,为了挣你那十几二十来块钱,一碗麵搭上十来分钟的时间,你还真敢想!
所以,小馆子里揉面压面什么的都是机器,每次能做四五碗的样子,每一份麵条做出来是三百克,这量算是挺多的,在沿海那边通常一碗麵正常是两百克的纯麵条,增加一百克是因为路过吃饭的可能是司机大家饭量都大。
就算是这样,不够吃的话,墙上还显眼的写著面可以续。
机器嗡嗡作响,原本的醒发好的麵团经过机器约一分多钟快两分钟的揉搓,表面更加光滑油润,老太太看著差不多了,把麵条从揉面机里取出来,放到压麵条的机器斗里。
隨手就把大桶的开关给打开了,鼓风机的声音嗡嗡作响,隨著鼓风机的响声,锅里原本就是热的水也开始沸腾了起来。
水刚沸腾,压面机就把麵条压了出来,直接落到了大桶中。
片刻功夫,桶里的麵条要熟还没完全熟的时候,黄巧珍扔进了一把青菜进锅里,之后,稍等了约三四秒钟,便把青菜连著麵条全都捞进了碗里。
这时候麵条已经熟了约九分,为什么没有熟透,因为这时候要是熟透了,捞上端到客人面前,等著客人吃到嘴里的时候,麵条就有点太软了。
面煮好了,黄巧珍给顾山加了一勺卤,加了四五片牛肉,很结实的四五片,不像是某麵馆,一斤牛肉用三年,三年过后这一斤牛肉还剩九两重。
四五片牛肉那是正儿八经的能咬的著吃出味的。
当然,你要说这玩意多到怎么样,那也不可能,十几块钱的面,老头老太太搭上个忙活就是了,还贴本那不是瞎想么。
什么,顾山是亲孙子,多放点?
顾只要其格不在,几平一天三顿过来捧场,你觉得顾还会爱吃?真的爱吃他就不会带靚仔和歌神过来了。
並不是老两口面做的不好,其实做的很好,老两口做面的功夫包括煮的口威,还有酱都是深得蔡大厨的亲传,味道不说登峰造极,负责任的说,也不是街边什么网红馆子可以比的。
但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天天吃啊,况且顾山的胃口是蔡瀚文给养出来的,老两口的面好吃,但在顾山的刁嘴面前,吃多了也难受。
“你们等著,我这就给你们做去!”
黄巧珍把面给孙子端到了桌上,笑眯眯的衝著靚仔和歌神说道。
虽然两只狗子板著一副死人脸,但是老太太看著它俩依旧是满面笑容。
对老太太的反应,在靚仔和歌神身上,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到现在蔡瀚文等几个两个傢伙依旧不太乐意搭理,逗两下这两货直接就能起身,挪到一两米外趴下来,扭头打盹眼角都不带看蔡瀚文等人的。
相比之下,对於黄巧珍的態度算是极好的了,看到能摇摇尾巴,有的时候还能汪上一声什么的。
顾山伸手在桌子上的小盘里抓了两瓣蒜,以前顾山是不吃的,但现在顾山有点习惯了唆面吃蒜,已经开始向一个边疆人口味靠拢了。
正准备扒蒜呢,顾山听到院子里有车响,好奇的扭头看了一眼,发现车子他不认识,於是有点好奇,这是谁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