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十二道金牌去催霍去病?(2/2)
然后又眼眸一转,补充道:“嗯,即日起每日下达一枚金牌,让宣威王將大汉的旗帜带到更远的地方,想打多远就打远,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大汉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
“陛下,不可啊!”
眾大臣纷纷出言阻止。
宣威王疯了,陛下也跟著发疯啊!
刘据挥手打断群臣的议论,继续道:“先帝初期,为驱除蛮夷,重振我大汉威仪,实行募兵制至今,早期虽成效卓著,但如今却导致我大汉户籍减半,流民遍野,地方豪族横徵暴敛,民不聊生!”
“即日起,大汉將不再实行募兵制,命卫王与宣威王平定叛乱之际,顺便在收復之地设置军户,成为生產建设兵团,让將士们即可守卫大汉疆土,也有地可种。”
刘据看著困惑的朝臣,又继续道:“同时对垦田的军队实行財政补贴政策,对新开垦的土地每亩补十石粮!”
刘据的话声落下,朝堂之上顿时一片譁然。
大臣们面面相覷,脸上满是惊愕与困惑之色,一时间,殿內议论纷纷。
石庆率先出列,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虑,拱手说道:“陛下,募兵制乃我朝沿用已久之法,如今骤然更改,臣恐会引起军队內部之动盪。”
“况且这军户之制,虽看似一举两得,但实施起来诸多细节尚不明朗,万一將士们忙於农事而荒废了武备,边疆之安危又当如何?还望陛下三思啊。”
桑弘羊也紧接著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进言道:“陛下,老臣以为,这財政补贴政策所需的钱粮乃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若將如此多的钱粮用於补贴垦田军队,其他方面的发展恐怕会受到掣肘。”
金日磾担心道:“陛下,若取消募兵制,现在又战爭突起,兵源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田千秋沉思片刻后,出列反驳几人说道:“如今户籍减少、流民眾多,长此以往,我大汉根基不稳。”
“若能通过军户垦田,既安置了部分流民,又能使军队自给自足,减轻財政负担,可谓是一举两得。”
“至於兵源问题,陛下也早有谋划。”
朝堂上的爭论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气氛热烈而紧张。
刘据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沉稳地扫视著群臣,心中明白这一政策的推行必定困难重重,但他们毕竟眼界被局限在当下。
拥有千年以后思维的他,自然知道新政策的好处。
“明日让长安晨报对新政进行报导,政策现在实验推行,具体就听听民眾的声音吧。”
刘据摆了摆手,宣布退朝,不等眾人反应,便率先走出了宣室殿。
而翌日,当《长安晨报》长篇累牘的报导天子推行的新兵制后,果然引起的坊间的高度关注。
消息如这初冬的冷风一般,迅速传遍了大汉的四方土地。
在那些曾经饱受战乱与募兵之苦的城镇乡村,百姓们的生活开始泛起了新的涟漪。
“听闻陛下推行了新的兵制,往后不用再担心家中男丁被强行募走,生死未卜咯。”年长的农夫笑著说道,眼中闪烁著欣慰的光芒。
“是啊,而且那些当兵的有了土地耕种,也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四处侵扰我们百姓了。”
旁边的人们附和著,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新政策好啊!”
“我那儿子本就不想离开家去当兵,如今他可以安心在家,帮著我这把老骨头种种地,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比什么都强。”
群眾们谈论著新政策给自家带来的变化,对新政的推行,均是好评如潮。
而有人关注取消募兵制,自然也有人关注到了《长安晨报》关於成立英雄纪念碑和忠武阁的板块。
“陛下竟然既要通过实质的奖赏来补贴烈士家属,还要通过设置英雄纪念碑和忠武阁对为我大汉牺牲的將士进行祭祀?”
一位白髮苍苍的老嫗,手捧著晨报,声音颤抖著说道,浑浊的双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惊喜交加的神情。
她的儿子在多年前的一场与匈奴的战役中不幸战死沙场,自那以后,她便在孤独与思念中艰难度日,也害怕儿子的英勇事跡和年轻的生命会隨著岁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
“这下我那战死的儿子,就不会被人遗忘了吧?”
一滴浑浊的泪水从她满是皱纹的脸颊滑落,滴落在晨报上,洇湿了那一小片关於新政的文字。
刘据推出的新政,顿时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人们广泛而强烈的关注。
“陛下此举,真是大快人心啊!咱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不怕流血牺牲,就怕死后无人问津,如今陛下这般厚待烈士,咱们就是死,也死得其所了!”
一位独臂的老兵,用仅剩的一只手用力地拍著大腿,眼眶泛红,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
而一位年轻的妇人听闻这个消息后,带著年幼的孩子来到村口,朝著长安未央宫的方向缓缓跪下,虔诚地叩拜。
“孩子,你父亲是英雄,陛下没有忘记他,咱们以后的日子也有盼头了。”
孩子虽然年幼,不太明白母亲的话,但也学著母亲的样子,磕起头来,用稚嫩的声音道:“阿母,我长大以后,也要跟父亲一样去当兵,报效陛下,守卫大汉!”
他小小的身影在黄土地上显得格外惹人怜爱,却异常的坚定。
“陛下之仁德,古今未有!这英雄纪念碑和忠武阁,不仅是对烈士的慰藉,更是对我大汉尚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我等当为陛下的英明决策而欢呼,为我大汉的繁荣昌盛而祈福!”
也有人在酒肆中,將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周围的酒客们也纷纷响应。
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传颂著刘据的新政,言语中满是对这位君主的讚誉与拥护。
曾经因战爭而蒙上阴霾的人心,此刻被这新政的温暖光芒所照亮,对大汉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他们坚信,在这样一位心怀百姓、敬重英烈的天子带领下,大汉必將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而
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灵,也將永远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大汉歷史长河中闪耀的星辰,继续守护大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