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穆稜河畔(2/2)
赵坤灌了一口茶水,拿起筷子指了指桌上的菜,道:“得得得,菜都上齐了,咱们开动吧,別凉了。”
接著又招呼服务员要酒。
“別喝了,下午我还得备课呢。”王睿忙道。
“不多喝,每人就二两,暖和暖和。”
赵坤要了两瓶二两装的小二,也不用杯子,拿起来直接对嘴喝。
“来,先走一个。”
赵坤拿起瓶子跟王睿碰了一下,喝了一小口。
辣口,但回味悠长。
夹了一口溜三样,猪肝鲜嫩,猪肚有嚼劲,猪腰略微带一点点骚气,嗯,吃的就是这个味!
王睿也好这一口,筷子专挑猪腰。
“哎,你打算给这本子取个什么名字?”王睿问道。
“没想好。”
赵坤摇摇头,想了想,道:“你说叫河边的鸡西怎么样?”
“鸡西,还河边的,忒土了,那还不如叫穆稜河畔呢!”
王睿一脸鄙视,剧本这么文艺,怎么能取这么土的名字呢?
“穆稜河畔……”
赵坤嘴里念叨了几遍,眼睛一亮道:“哎,这个名字不错!”
“我倒觉得应该叫永恆的哀伤更贴切一点。”王睿沉吟道。
“不好听!”
赵坤断然否决,道:“还是穆稜河畔读起来更顺口,我决定了这个本子就叫《穆稜河畔》!”
这么隨便吗?
王睿琢磨了一下,觉得永恆的哀伤確实有点普通,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名字。
遂放下这个话题,拿起瓶子举了举,咪了一开口道:“本子写出来后,你有什么打算?”
“当然是要拍出来。”
王睿心里顿时一动,连忙问道:“你有方向了?”
“没呢,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那你还想拍?”
王睿感觉被抻了一下,一脸鬱闷。
不过想了想,又帮著出主意道:“除非你这次能够在柏林拿个奖什么的,让郑老师想想办法,咱们青影厂这边或许有点机会。”
青影厂每年有两三个故事片的指標,名义上都是用於导演系的老师和学生实践的。但真正能用於老师和学生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因为学校也没钱,不可能每年投资大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让老师和学生去实践。
除非你能自筹资金或者拍出来的片子有把握能挣到钱,而且还有一个前提,你得是北电自己人。要不然,直接卖厂標不香么?
说到买厂標,哪里买不是买。北影厂每年有十几个故事片指標呢。现在市场不好,拍不完根本拍不完。
於是,厂標明码標价,十万块钱一个,童叟无欺。
赵坤没吭声,想拍电影最大的难题就是没钱没厂標,归根到底还是没钱。
说到这个话题,饭桌上的气氛就变的难免有些沉闷。
这也是目前年轻导演最大的困扰。
想要拍电影只能依靠单位,依靠单位就只能论资排辈,独立执导的机会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