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筹备(2/2)
堂堂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招待所所长缺一条中华烟吗,肯定不缺。
愿意拿,是关係好,没拿你当外人。难得赵坤还这么懂事,魏叔心里很舒坦。
“正好早上买了点新鲜的鱼,一会儿魏叔给你燉鱼吃。”
“那敢情好,好久没尝魏叔您的手艺了,是穆稜河里的鱼吗?”
“没错,冰下掛网捞的,有鯽瓜子、板撑子、柳根,还有两条狗鱼,燉鱼老香了,只是可惜现在山鯰鱼不多见了。”
山鯰鱼学名叫江鱈,是一种高纬度地区的冷水鱼,味道特別鲜美。赵坤小时候这种鱼在穆稜河里挺常见了,可能是因为污染的缘故吧,近几年这种鱼在穆稜河几乎绝跡。
以前抓上来的这种山鯰鱼一般也就几斤重,大的也不过十来斤,但听老辈人说这种鱼最大的能长到一米多,几十斤重。
赵坤在《穆稜河畔》剧本里写高启盛给小时候的高晓晨讲河里神秘大鱼的故事,说的就是这种鱼。
燉鱼是魏叔的拿手菜,不一定要用大鱼,用穆稜河里野生的小杂鱼一锅燉更好吃,赵坤想起来都感觉要流口水。
“魏叔,燉鱼的时候別忘了贴饼子。”
“放心,忘不了。”
抽了两根烟,跟魏叔普及一番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知识,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出了所长办公室,魏叔也准备去厨房亲自下厨。
昨天吃饭的那间包厢已经被魏叔定为赵坤的专用包厢。
走进包厢,王睿和赵晓丁都已经在座了,秦奋正陪著他俩喝茶。
“坤导,今天吃啥?都饿了。”
昨天这俩货吃美了,今天还惦记好吃的呢。
“今天你们可有口福了,我魏叔亲自下厨。”
说著,赵坤从包里拿出一沓画好的分镜脚本扔到他俩面前,道:“你俩先瞅瞅。”
王睿拿起来翻了翻,不由惊讶道:“嚯,速度够快的,都画完了?”
“差不多吧,到时候结合堪景,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趁著还没有上菜的机会,赵坤索性开起了小会,包括秦奋在內,明確了各自的任务。
最后道:“这几天大家辛苦一下,爭取在年前完成堪景,敲定演员人选。”
赵晓丁扳著手指头算了算,迟疑道:“算上年三十,离过年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得及吗?”
赵坤摇摇头道:“来不及也要来得及,等过完年,你俩跟我一块儿回京城,帮我把拍摄团队的人给码齐咯!”
说著,他把目光投向王睿,双手抱拳道:“班长,您受累。”
现在剧组的框架已经基本確定,导演、副导演、摄影师都在这儿,灯光这一块,老刘问题不大,录音有陶金坐镇,可能还缺一个靠谱的美术设计,不过赵坤和王睿稍微辛苦一点,可以兼顾这项工作,剩下就是在搭建好的框架內填充各种辅助人员。
这项码人的工作,主要还得靠王睿。
北电成立之初,专业设置就是按照剧组的组成来的。也就是说一个剧组有几个部门,北电就设立几个专业。
说的再形象一点,北电好比就是一个大號的剧组。
从学校找人,第一点,学校当然是欢迎的,能够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第二点,学生有热情,毕竟实践的机会难得,学生虽说经验不足,但工作起来要远比製片厂的老油条更卖力;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足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