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剧本围读(2/2)
郭晓鹏充分发挥东北人社牛的属性,热情地和王晓帅握手寒暄。
“习惯,习惯,来这边吃的好,住的好,我怕將来拍完电影都捨不得走了。”
“吃好住好,还要玩好,有事儘管言语——
一对e人初次碰面,瞬间就变成一对好似交往多年的好友一般。
赵坤严重怀疑王晓师这是在打老舅的主意。
因为若干年后,王晓帅就是凭藉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从保定胶片厂忽悠来免费的黑白胶片,甚至还帮他免费冲印,最终使他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
中午的伙食是猪肉燉粉条子和油渣白菜燉豆腐,主食是大米饭和发麵馒头。
对於来剧组实践的学生娃来说,这伙食比学校强多了,最重要还是免费的。喜欢吃大米饭的,往饭上淋上一勺肉汤,拌著吃,喷香。
习惯吃馒头的,用馒头请著菜往嘴里塞,大快朵颐地享受著地地道道的东北菜。滑滑溜溜的粉条子吃到嘴里,那可真叫一个地道!
郭晓鹏更是夸张,一大碗猪肉燉粉条子,一大碗油渣白菜燉豆腐,外加四个大馒头,
让饭量不大的王志闻看的膛目结舌。
本来赵坤以为老舅说开开眼界就是隨口一说,结果下午围读会开始的时候他居然真的有兴致跟看来到会议室旁听。
大家围著带弧形的长条会议桌坐下来,剧本围读对於专业演员来说再寻常不过,唯独李冰看起来一副很紧张的样子。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第一次嘛。
通常来说,第一次剧本围读並不要求演员对角色有多深刻的理解,照本宣科即可,主要是理清人物的关係,以及演员之间相互熟悉的过程。
但令赵坤感到意外的是,围读的时候,很少有人真的会看著剧本朗读,而是全程脱稿,台词张口就来。
当前面一个人念完台词,相对应的马上就有人接上,且声情並茂,每个人似乎都进入到了人物的情绪中。
包括第一次参加剧本围读的李冰,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磕磕绊绊,但隨著围读的继续,开始逐渐进入状態。
不能说好吧,但至少能够做到口齿清晰,在和张国强的对台词过程中,不会让人感觉有明显的出戏。
直到这个时候,赵坤才恍然,原来自己习惯性地把上辈子的经验带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尤其看到就连李冰都能脱稿对台词,使得他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原来三十年后的演员真的会把背台词作为敬业的一种精神。
既然大家都把准备工作做的这么充分,赵坤便索性就开始抠细节。
正好读到高启盛在小饭馆里喝闷酒和人发生衝突的这场戏,听到王志闻拍著桌子怒吼道:“你瞅啥!”
负责搭戏的王睿也提高音量道:“瞅你咋地?”
“停,停一下!”
赵坤果断叫停,回头找了一下旁听的老舅郭晓鹏。
之前还兴致勃勃的郭晓鹏此时正坐在靠墙的椅子上打瞌睡呢,估计是不好意思中途离场吧。
“老舅!老舅!”
喊了两声没反应,还是坐在旁边的管琥推了他两下,郭晓鹏才从迷糊的状態清醒过来,下意识道:“结束了?”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笑声。
赵坤略显尷尬道:“没呢,老舅,我想请你帮忙做个示范。”
郭晓鹏还一脸懵,面对眾人的目光,张口问道:“做什么示范?”
“表演的示范。”
郭晓鹏一听,瞬间就不困了,带著欣喜的语气道:“你是说我也能演戏,让我演什么?”
赵坤笑道:“演打架的戏,其实也不算表演,只要你正常反应就行。”
接著便描绘剧情道:“咱们设定一个情景,就是你今天的心情特別不好,正在小饭馆里喝闷酒呢,突然发现有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看你,不怀好意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