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论跡不论心(2/2)
郭丽女士听到儿子的话,连连发出惊呼。
继而一脸郑重地点头道:“知道了,我这就回去找你爸,这事確实得好好商量。”
目前香港梦工厂影业公司虽然已经註册好了,但只是个皮包公司,连个正式员工都没有。
按照流程,《黑洞》的钱到了之后,应该要打到公司的帐上,等於是公司要正常运转起来了。
而且目前正在拍的《穆稜河畔》也算是公司的业务,可目前赵坤的都是现金,这就需要重新做帐,另外还要涉及到税收等等,一大堆的事情。
赵坤现在肯定没有精力关心这些事,只能请赵矿长出面和香港的堂叔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处理。
之前《黑洞》没办法,只能交给中影全权负责。现在的《穆稜河畔》赵坤打算海外部分以香港梦工厂的名义发行。
如此,將来的海外收益可以直接匯到梦工厂的帐户上,不用匯到国內再兑换成人民幣。这样,除了方便之外,赵坤更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於日后的操作。
毕竟这钱进来容易,想出去就难了。
王睿听说《黑洞》卖了好多国家的版权之后,眼晴都红了。虽然他对八万方美金这个数字满眼的羡慕,但他更注重的是名。
还一个劲地向赵坤追问,《黑洞》作为《本命年》的片头放映,《黑洞》结尾的字幕会不会打出来,好岁他是製片人啊!
然后还特地强调他就是《穆稜河畔》的第一副导演,排名必须在王晓帅前头,搁三十年后,这分明是当著王晓帅的面公然爭番位,脸都不要了。
王晓师对此倒是无所谓,他更注重的是这次实践的过程,积累经验,同时也在心里暗下决心,將来有机会自己也要拍电影,循著赵坤的发展轨跡,想办法送到海外去参展。
赵晓丁则嬉皮笑脸道:“坤导,如果这次《穆稜河畔》能够顺利的入围柏林电影节,到时候能不能带著兄弟们一起去开开眼界啊?”
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位主创都把目光集中到赵坤身上。
这是出国啊!
是去参加柏林电影节啊!
没有人不心动的,每个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期盼。
大家都知道《穆稜河畔》打开拍就是衝著明年的柏林电影节去的。
“行啊——”
赵坤此话刚出口,便迎来一片讚誉:
“坤导,大气!”
“坤导,够哥们!”
“坤导,牛逼!”
赵坤连忙道:“等会儿,我话还没说完呢,去可以,不过费用自理。”
“切——”
赵晓丁头一个不满道:“坤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你都挣了大钱了,还好意思让兄弟们自己出钱啊?”
其实赵晓丁的经济状况还可以,像王志闻这种就难了,一个月工资就二百出头,连张飞机票都买不起,更別说去了。
赵坤瞪著眼睛回道:“你別道德绑架啊,拍电影不钱啊?我正等米下锅呢!”
说著,他有意看了看垂头丧气的王志闻,露出一丝微笑道:“真要入围的话,到时候主办方可能给我们两个免费的名额,包吃住和往返机票,一般都是给导演和主演的。也就是说,到时候我和志文哥可以免费前往。”
王志闻一听,顿时由忧转喜,咧著嘴道:“我能去?”
“当然,你是男主角嘛!”
“那红姐呢,你就没打算带著她一起去?”赵晓丁幽幽道。
赵坤一时语塞,遂也不卖关子了,直接道:“我刚刚说了,如果能够顺利入围的话,大家都可以去,但费用自理。不过,到时候如果电影卖了钱,有的赚的话,大家的费用可以报销!”
“,坤导,大气!”
“坤导,牛逼!”
气氛重新又热烈起来。
不过赵坤还是预防针先打在前头道:“你们別高兴的太早,电影拍的不好,
不能入围也就算了,如果能够入围,但卖不出去,或者亏本,那你们可就別怪我了。”
七八个人一起柏林参加电影节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赵坤可不是冤大头。
虽说原版《海边的曼彻斯特》携著奥斯卡的光环,全球票房相当不错。可那毕竟是二十六年后的事情,而且本身就是一部西方电影,受眾广泛。
如今变成了一部中国电影,赵坤除了能够保证这部电影的精神內核以及艺术价值之外,其他的,说实话真的心里没底。
其实这年头想出国开开眼界,最难的还是签证。
电影能入围,以参加电影节的名义,有电影节的邀请函,签证就不成问题了。更关键的是,那可是柏林电影节啊,这年头没有哪个国內的电影人不嚮往的。
话说,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正在举办中,范小胖还是评委来著,有人关注么?
唉,四十三岁,都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