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香港?(2/2)
“你是导演,香港那边的电影產业很发达,你堂叔说了,如果你想去香港拍电影,他可以给你投资一起合作的。”赵矿长道。
九零年啊,正处於香港电影的黄金期,那些后世经常在短视频里刷到的老阿姨们如今还都处於顏值巔峰。
赵坤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但这种事又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得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首先,好不容易得来的北电的工作,他肯定不会放弃的。
其次,香港的堂叔说要投资,无非就是看到自己拿到了柏林电影节短片单元的金熊奖。虽说是亲戚,但赵坤跟对方素未谋面,能不能合作,怎么合作,这还都两说呢。
另外,上辈子作为一名九零后,他对当下香港演艺圈的情况,除了知道几个人名之外,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听说现在的香港社会,社团横行,他这小胳膊小腿的,背后又没有过硬的靠山,即便想去香港发展,这心里也没底。
赵坤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这事还是回头再说吧,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先把手头这部电影拍出来再说。”
说著,他还笑著跟老爹半开玩笑道:“万一我这部电影明年再能拿个大奖的话,说不定和堂叔那边的合作条件还可以好好聊聊。”
说完,赵坤又补充了一句道:“反正北电的工作我是不会辞的。”
赵矿长一听,略感异,但老怀宽慰地点点头道:“我会把你的意思转告你堂叔的,反正你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好了。”
赵矿长之所以这么开明,也是跟当下的环境有关係。
一来,去香港发展,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前景要远比內地好。
二来,则是现在体制內的工作並不像后世那么受人追捧。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后国內就將爆发第一次大规模的“下海潮”,仅92年一年,全国就有十二万公务员辞职下海,更有超过一千方的公务员停薪留职。
一大批公务员下海创业,一度坊间还有“92派”的说法,比如冯仑、潘石屹、铁公鸡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家吃过晚饭,赵坤提著老娘让带给陈虹的零食小吃,回到招待所,直接上三楼,敲开了陈虹的房门。
“有事?”
陈虹只是將房门开了一道缝。
赵坤提起手里的东西道:“我老娘让我给你送东西。”
“呀,阿姨真是太客气了,替我谢谢阿姨。”
陈虹说著就要伸手接过赵坤手里的袋子。
这货手一缩,嬉皮笑脸道:“我这帮你送过来,你就不请我进去坐坐?”
陈虹闻言脸微微一红,迟疑了一下道:“那你稍微等会儿。”
说著就要关门。
“等什么呀,又不是没有穿衣服。”
赵坤岂能让她得误,硬挤著就挤了进去其实他早就透过门缝看见了,陈虹就穿著一身粉色的秋衣裤,紧身的,勾勒出不错的身材。
“哎呀,你怎么这样!”
陈虹一脸害羞地赶紧窜进屋里,等赵坤关上门拎著东西走到房间里面的时候,她已经披上了一件外衣,正在慌里慌张地套著牛仔裤。
还牛仔裤?切,瞧不起谁呀!
赵坤撇了撇嘴,不紧不慢地走到沙发边坐下,隨手將东西搁在茶几上,一脸不屑道:“你这是干嘛呀,又不是没见过。”
上回拍著火的那场戏,她就是穿著这身粉色秋衣裤,还在泥地里打滚,没想到她还挺会过日子的,不但没扔,还洗的乾乾净净,又穿在身上了。
陈虹费劲地提上牛仔裤,背著他,扣上扣子后才转过身,脸上红晕未褪道:“那是拍戏,能一样么!”
(腰疼,状態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