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老子是公家人(2/2)
其实赵坤这话多少有点夸大,《红高粱》在金熊奖的加持下,拿到了四千万的票房,可今年同样在柏林获奖的谢飞老师的《本命年》在国內上映,才拿到区区三万的票房,中影都亏惨了。
赵新健笑道:“看来你信心挺足了?”
赵坤毫不谦虚道:“那当然,我好岁也是上一届柏林电影节短片单元的金熊奖得主,组委会当时就向我发出了邀请,入围基本没什么问题。而且我对自己的电影有信心。”
“这么说来,你现在打算拍的这部《饮食男女》也打算瞄准海外市场咯?”
赵新健拍著手里的剧本,难免有些心动。
別看香港电影现在非常热闹,但只是仅限於商业片领域,文艺片虽然也拍了不少,但在王家卫发力之前,香港电影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上压根就排不上號,更別提欧洲三大电影节了。
还別说,香港人一向崇洋媚外惯了,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电影,未来如果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奖,到时候其影响力肯定不亚於大明星出演的票房號召力,弄不好也能来个以小博大。
这还不包括发行到湾湾和东南亚的收益,
赵新健沉吟道:“这部片子你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一百万吧。”
赵坤试探著报出一个数字。
既然是试水之作,他压根就没考虑用高片酬的明星,而且自己手头还有胶片,也就是在香港拍摄期间人工费用和吃喝拉撒可能会贵点。
《穆稜河畔》他一共就了二十万出头一点,香港就算再贵,一百万港市肯定是够了。
“一百万?你不会搞错吧!”
赵新健一听,顿时愣在当场。
无他,现在香港电影的投资动辑上千方,两三千方的都不在少数。所谓以小博大,就是投资在一千万以下的,然后香港本埠的票房能够达到两千万的。
而且很多时候香港电影並不指望本埠票房就能收回投资,湾湾和东南亚才是大头。
比如,单就湾湾就有八条院线,其收购的资金加起来就足够收回投资了,香港本埠票房和东南亚的收益几乎是净赚的。
也正是源自於此,才造就了目前香港电影繁荣的局面。
面对赵新健的然,赵坤微微一笑道:“差不多吧,而且我之所以写这个本子,主要也是考虑到小叔叔你有两家酒楼,在电话里听起来好像规模还挺大。至少拍摄场地不用范畴,说不定还能给酒楼打打gg呢。”
其实赵坤一开始將香港作为《饮食男女》的故事背景,除了內容和大陆目前的情况不匹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一部现代都市片,有不少植入gg的地方。
酒楼自不必提,还有比如大姐常听的隨身听,三妹打工的快餐店等等。
隨身听,当下正流行,一般都是索尼、松下等小本子的大品牌;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的品牌就更不用说了。
未等赵新健开口,赵坤接著又道:“小叔叔,我现在的正式身份是北电导演系的老师,临来前,学校领导还特意关照了,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向银都机构寻求帮助。”
说白了,就是老子是公家人,在香港也是有靠山的。
一听这话,赵新健难免有些尷尬,道:“坤坤,我们是自家人,再说这一百万的投资並不多,小叔叔完全能够拿得出来的。”
赵坤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连忙道:“小叔叔,你別误会,我说和银都合作,主要是考虑將来能够在大陆发行。”
当下除了合拍片,香港电影没办法在大陆发行,除了银都之外。
因为银都是中资企业,说日了就是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