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筹备(1/2)
第160章 筹备
赵坤坐在餐桌边,一边啃著喷香的沙田乳鸽,一边问道:“小叔叔,你又去纪爱华那儿了?”
“没有,丹尼去欧洲了。”
那个美籍犹太人纪爱华的本名叫丹尼。
赵新健坐在沙发上,很有派地点了一根雪茄,吐出一口烟雾道:“佩吉给的任务,让我帮忙找一间房子做朱家的外景,正好我有一个朋友在沙田有座空屋,
今天去看了一下。”
朱家,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场景。
作为一名知名大厨,朱家在香港应该算是中等偏上的人家。在城里的独立屋当然不可能,最好是城乡结合部的那种。
沙田早前是乡下,因为有不少的古蹟庙宇,比如望夫石、西林寺、万佛寺等,成为城里人郊游的热门景点。
进入八十年代后,港府发展沙田,陆续建设了新城市广场、大围公园、彭福公园、马场等景点,九铁为此还增设了两个站点。
如此,不仅令人流大增,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及房地產產业,有点像以后內地开发新城区的模式。
“我觉得可以,几十年的老房子了,园蛮大,养鸡养鸭绝对没有问题。有时间你和佩吉去看看,我朋友把钥匙都给我了。”
不得不说,赵二少在香港路道还蛮粗的,到东到西都有朋友,需要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两人正聊著,门铃再次响起。
“肯定是佩吉姐来了。”
这里除了赵新健和李锦文,没有人来。
“我来吧。”
看到赵坤两手油,赵二少起身走过去开门。
“哇,吃什么呀,这么香!”
李锦文每次出场都是一惊一乍的。
看到赵坤正在啃乳鸽,顿时惊喜道:“沙田乳鸽啊,还有吗,给我留点。”
说话间,匆匆跑进厨房洗手,然后挨在赵坤身边,抢了半只吃起来。
赵坤还没吃过癮呢,不爽道:“吃这么多,你不减肥了?”
李锦文一向很注意保持身材,赵坤印象中后世她就算一把年纪了,身材依旧保持的很好,一点也不亚於赵雅汁。
“这两天忙的来要西快哉,还减什么肥呀!”
她是六十年末隨家人一起迁居香港的,上海话说起来要比在香港出生的赵二少更流利。
插一句,上海人在香港算是比较晚的移民,因为大都从事纺织、航运和电影等行业,主要都聚居在深水埗和九龙一带。
深水埗是香港最早的工业区,又毗邻码头。九龙则是仅次於港岛的第二商业区。至於港岛么,早已被鬼佬和最早到达香港的潮州佬、客家佬所占据。
至於后面的逃难而来的大陆人,作为底层,大都在观塘、炮台山、石尾和新界一带落户。
赵家就是从事纺织业,不过这几年隨著人工成本的上升,大堂叔赵新岳一度想去深圳、东莞一带投资建厂,但因为去年发生的事,加上目前政策又变的不甚明朗,只好暂时搁置。
赵坤虽然知道日后的政策走向,但没办法劝说。
毕竟他们这些人,目睹了过去几十年內地的风云变幻,尤其是留在內地的家人的遭遇,有点像惊弓之鸟。
可能要等到南巡讲话之后,所有的猜疑、顾虑才会改观。
“对了,沙田的房子看的怎么样?”
一看到沙田乳鸽,李锦文当然知道是赵二少带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