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房价一直在涨(1/2)
第191章 房价一直在涨
“对方开价三十五万!”
“三十五万?臥槽,这么贵啊!”
赵坤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的预算一共就二十万,这大大超过了。
“房主是个湾湾土佬,本来是在京城做贸易生意的,这不现在生意不好做就打算撤了。他是急著卖,可这总价太高,我估摸著一时半会很难出手,你要是看著满意,诚心要的话,倒是可以和他好好聊聊这价钱。”赵晓丁在电话里道。
这货去了香港一个多月,倒是学会了不少香港那边广东话的语。比如说“湾湾土佬”,和上海人口中的“台巴子”如出一辙。
“湾湾土佬”,仅限於粤语地区,倒是“台巴子”未来將普及到整个华语地区。其实上海话中有很多称呼在未来的语境中都很普及,除了“台巴子”、“港巴子”之外,还有“红头阿三”、“罗宋三”之类的。
“行吧,等看了房子再说。”
毕竟是快三十年的房子了,赵坤心里还是有点不託底。
不过,这么大面积的房子在当下確实很少见,都快赶上木地的部长楼了。
而且要知道以前可是没有所谓的“公摊面积”,说169个平方,那可是实打实的套內面积,如果按照后世高层住宅75%的得房率来算的话,得225个平方,都快赶上所谓的大平层了。
晚上回到出租屋赵坤把从赵晓丁那儿得到的消息跟陈虹说了一下。
“你说的是园村华侨公寓?”
“你知道?”
赵坤难免有些惊讶,毕竟她才来京城工作,连市区的路都还没认全呢。
“知道,我听我们单位一个大姐提起过,说那边的房子特別好,面积特別大,当年都是卖给华侨住的。”
看来这华侨公寓名气还挺大。
赵坤笑道:“大倒確实挺大的,小丁说的那套房子是四室一厅的,足有169个平方,不过说好,可能谈不上吧,毕竟都快三十年的老房子了。”
陈虹疑惑道:“这是我们单位的那位大姐说的,她去过,她有个亲戚就住在那里,说是满京城的楼房跟那里都没法比,不光房子大,环境也特別好。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听陈虹这么煞有其是的一说,赵坤还真有点心动,隨口道:“那你单位那位大姐的亲戚是华侨啊?”
“不是,听说是北大的图书管理员。”
嘴,这个来头可够大的。
陈虹接著道:“不过人家还是作家呢。”
怪不得,这年头作家还是相当吃香的,没见这两年以“痞子文学”著称的五朔都火成什么样了?
仅88年一年,他就有四部小说被搬上银幕,这一年甚至被称之为“王朔年”。
如今《渴望》的热播,更是將他推上了神坛。
前身那孩子也算是文学青年,听说是作家后,赵坤不禁好奇地问道:“是哪个作家你知道吗?”
陈虹摇摇头,仔细想了想道:“好像姓林吧。”
姓林?
好像没有特別出名的作家。
也有可能人家用的是笔名吧。
管他是谁呢,赵坤更关心的是房价,接著问道:“那他们这房子也是从別人手里买来的?”
“对啊,你猜猜当时人家买了多少钱?”陈虹眼睛一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