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交代(二合一)(1/2)
第202章 交代(二合一)
91年1月2日。
元旦节后上班第一天,李京龙就急不可待地通过赵晓丁约赵坤见面。
地点就在离北电不远知春路上的一家茶楼。
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一年半了,儘管这年头国內外的局势相当复杂,但赵坤依旧亲眼目睹了这个古老的国家迈入九十年代时日新月异的变化。
比如这茶楼,刚来那会儿根本没有,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谈事,得上大宾馆的咖啡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街小巷多了不少这种所谓的“茶楼”。
可能再过两年这种茶楼会进一步进化成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功夫茶,仿古的装修,人造的小桥流水,古箏音乐,穿著传统服饰的小妹焚香沏茶,特有那股劲儿。
当然改革嘛,要百齐放,中西合璧。
卡拉0k歌厅也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刚开始可能还有些简陋,但在不久的將来会慢慢演变成所谓的夜总会。
服务业的消费总会分三六九等,隨著改革的深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少了那种门脸很小,亮著粉色的灯,一个大姐姐坐在门口的理髮店。
知春路上的茶楼是新开的,装修一般,类似宾馆的那种大堂吧,店堂里摆著一张张小圆桌,围著几把带软垫的圈椅。
绿茶五块钱一杯,还有咖啡、果汁、可乐啥的。价格並不便宜,但会送一些瓜子、糕点啥的。
“赵先生,三十三万,这是我最后的底价,另外房子里的东西全部留下来。”李京龙一脸满满诚意道。
赵坤品了一口杯中的茉莉茶,茉莉的香味是挺浓的,但茶叶差了一点。
都说京城的茶用的都是最差的茶叶,果然诚不欺我。
他不急不缓道:“李总,上次我就开价了三十万,如果你同意,我们马上就可以交易。”
“赵先生,您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个价格我可是连成本都不够。”李京龙一脸苦涩道。
“李总,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到底是亏是赚,你心里肯定有数。再说了,现在经济不好,我即便是三十万买了,我还担心砸手里呢。不过我不是投资,是买来自己住的,而且到时候房子肯定得重新装修,至於你说的那些东西嘛,我一件都不要。”
李京龙沉吟片刻,咬牙道:“那—那我再减五千,您看怎么样?”
看到对方跟挤牙膏似的,赵坤遂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虽然他没看过川子那本《交易的艺术》,但也熟谱施压之道。
“李总,要不这样,你再找找,看看还有没有愿意出高价的买家。我呢,再考虑考虑,毕竟买房是件大事。”
说著,他便作势起身道:“李总,我下午还有课,告辞了。”
过了元旦,临近期末,他还真的挺忙的。虽然系里的年轻骨干王瑞已经回归,但今天上午系主任郑老师刚刚找他谈话,大致意思就是之前的课是他代的,
希望他能够有始有终,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过赵坤估计是电影的后期做完了,郑老师看不得他太閒,每天游手好閒的这一刻,李京龙终於绷不住了,忙拉住道:“赵先生,咱们再商量商量。”
他在京城的生意早结束了,这段时间留在京城就是为了卖房,可这房子总价太高,压根就找不到买主,要不然就是比赵坤还价还要狠的。
赵坤只能重新坐下,衝著李京龙笑了笑道:“现在的情况咱们都知道,我说实话,这次我没有把价格再往下压就已经够厚道的了。我还是那句话,三十万,
我们马上就可以交易。”
这会儿李京龙也彻底不装了,近乎哀求道:“赵先生,这做生意讲究的是你来我往,好岁您再加一点。”
“李总,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这样,我再加一千块,三十万零一千,怎么样?”
“三十二万!”
“三十万零一千!”
“三十一万五!”
“三十万零一千!”
“呢,赵先生,您—
李京龙一脸无语。
自己拼命往下降,对方却咬死这个价格,这就没法谈了。
赵坤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收敛笑意,正色道:“三十万五千,这是我最高的出价,不过我有个条件。”
三十万五千,比李京龙此时的心理价位足足低了一万块。
他万分不甘心,可转念一想罢了,为了卖这套房子他继续留在京城没有意义,而且一时半会真的找不到买家。
就算是三十方五千,也是目前出价最高的。
罢了!
他心里只得哀嘆一声,望著赵坤道:“您说?”
“三十万零五千,我目前只能先付给你二十万,剩下的十万零五千,推迟三个月再付。你放心,肯定不会超过三月底。这一点可以在合同里明確。”
原来是分期付款,但李京龙还是有点不甘心。
“可我过了年就不在京城了。”
对於卖家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房,银货两讫。分期付款是最容易產生纠纷的,打官司这种事他想都不敢想,这年头作为一个湾湾最怕的就是大盖帽。
看他一脸犹豫的样子,赵坤只能耐心地解释道:“李总,抱歉啊,我目前在周转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想必你也知道,我今年拍了两部电影,暂时还未上映,
回收资金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话音刚落,赵晓丁就连忙道:“我可以证明,这两部电影我都参与拍摄了。而且这两部电影都已经明確参加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到时候只要海外版权一卖,钱自然就有了。”
正如赵坤之前猜测的那样,李京龙对赵坤也做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今年拍了两部电影,还知道其中一部电影是在香港拍的。
至於是不是入围柏林电影节他不关心,只是说异道:“你们拍电影不都是公家的吗?”
赵坤笑了笑道:“我们早就放开了对电影的投资,你刚才说的所谓公家,是指电影投资必须要和內地的製片厂合作。你们湾湾不是也投资我们的电影嘛,比如说张一谋导演的《代號美洲豹》。我目前的两部电影,我个人都有投资。”
李京龙这才瞭然,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话说到这份上,他就没啥可担心的了,对方好岁也算是公眾人物。十方零五千,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算吧多,何况还有赵晓丁做担保。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京龙终於点头道:“好,成交!”
二十方毕竟不是小数目,而且这年头饶是天子脚下,治安情况同样堪忧,为了安全起见双方乾脆约在银行见面。
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开户在中国银行,这样就简单了,交易完成,可以直接在柜檯划帐。
李京龙擬了一份买卖合同,赵坤仔细看了一遍,確实没啥陷阱之后,双方签字,各执一份。
其实这年头所谓的买卖合同在法律上的界定很不规范,只能算作是字据吧。
赵晓丁作为中间人也跟著签了字。
划帐完成后,几个人便直奔房管所。
当下还没有房產交易中心,就连房產交易中心的前身房產交易管理所都还未成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