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电影搭台,经济唱戏(2/2)
倒是赵坤仔细琢磨姜闻的用意,分明看到小堂叔的脑门上刻著“钱多人傻”四个大字。
赵坤当然不会去刻意阻拦,姜闻虽说是个坑货,但他的电影鲜有赔钱的,尤其是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后世那部被誉为经典的《让子弹飞》,真的是站著把钱挣了。
就算是那部投资高达三千万,被禁的《鬼子来了》,依靠海外收益,照样能挣钱。
所以一切都顺其自然。
这会儿姜闻正对他不无羡慕道:“坤儿,你小子可是又放了一颗卫星,壮壮都羡慕坏了!”
“一般一般。”
赵坤一脸谦虚地跟他碰了一杯。
他不傻,这时候得瑟不是摆明了遭人恨嘛,低调才是王道。至少让那些羡慕嫉妒恨的失败者心里好受点。
冷知识,《滚滚红尘》和《笑傲江湖》这两部被香港贸易局一度寄予厚望的港片除了一些华人比例高的东南亚国家引进之外,几乎就无人问津。
“那以后有机会咱俩合作一把?”姜闻又趁热打铁道。
“呢—
赵坤一时间不由语塞,只是面对姜闻期盼的小眼神,內心多少有些不忍,点头道:“行啊,能和姜哥合作是我的荣幸!”
反正酒桌上说的话一般都是不作数的,除非他要找虐,否则吃饱了撑著才会找他合作。
以上都有张一谋、谢飞老师,包括田壮斑斑血泪的教训摆在眼前,还是让他去祸害未来的陆小川吧。
姜闻其实这会儿挺鬱闷的,《大太监》这部电影本就是他起头的,找来了田壮导演,不但拉著庆奶一起主演,还通过庆奶从香港拉来了投资。
本想效仿当年在奥斯卡上狂揽九项大奖,並且在英国、义大利、法国等诸多欧洲国家斩获大奖的《末代皇帝》,期望能够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一鸣惊人。
什么电影最容易拿奖?
要么是史诗题材,要么就是人物传记。
当然若干年后还要加上lgbt和种族等所谓平权元素才会更容易获奖。
於是便出现了黑色美人鱼和有色“白雪”公主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电影。
《大太监》同样是展现了清末那段屈辱的歷史,同时也著重描绘了大太监作为一个另类群体人物的传奇一生。
勉强够得上是史诗题材,同样也是人物传记,聚焦特殊群体,怎么看都是能够拿奖的元素。
可惜昨天首映,儘管场面搞的很大,捧场的人也很多,但首映后媒体却反应平平,多家场刊將头版头条都留给了和《大太监》同日首映的义大利电影《微笑之屋》以及美国电影《与狼共舞》。
《微笑之屋》赵坤没去看,但记忆中这部电影正是本届电影节金熊奖得主,至於《与狼共舞》
嘛,媒体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导演兼主演凯文.科斯特纳身上。
美国电影虽然和亚洲电影一样不受待见,但还是那句话,欧洲老爷们虽然看不起美国牛仔的铜臭和俗气,却也需要好莱坞大明星帮著撑场子,吸引全世界影迷的目光。
不光是电影,还有各大讚助品牌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么说吧,所谓欧洲三大电影节,本质上还是电影搭台,经济唱戏。表面上大家谈论的是艺术,背地里全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