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庆功造势(1/2)
第224章 庆功造势
柏林西部繁华的康德大街,老友记餐馆,
这是一家老牌的港式餐馆,之前《滚滚红尘》和《阿飞正传》就在这里搞过招待晚宴和小型发布会。
得知赵坤拿了最佳导演奖之后,欣喜若狂的赵二少和郭晓鹏第一时间將这里包了下来,並且又让李锦文邀请了正在电影节採访的媒体记者一起参加。给赵坤庆功的同时,顺便造造声势。
颁奖典礼结束,赵坤应付完官方的酒会和群访之后,特地还请示了一下王主任。虽说这次没有大陆的媒体,只有香港和湾湾的媒体,相对有些敏感,但心情大好的王主任还是大手一挥,全体参加。
其实到目前为止,所有香港剧组都已经打道回府了。不回去不行,连闭幕式的请柬都没收到,
留下来不是丟人嘛。
所以今天的庆功晚宴其实就是大陆电影代表团的专场,
香港媒体来了四家,湾湾有两家,二十多人分了四张长条桌。大家都不太熟,但无所谓,今晚是华语电影的盛事,值得庆贺。
大家都饿了,一上来就大快朵颐。
虽然这里的虾饺皮子太厚,干蒸的味道像是速冻的;凤爪偏咸;烧肉的皮虽然不错,但肥肉太少,瘦肉略柴,比起香港的餐厅差远了,但在异国他乡能够品尝到地道的粤菜已经相当难得了。
之前已经採访过多次,香港的媒体显得很隨意,不过吃人家的嘴软,大家很识趣地迴避了一些敏感话题。
至於湾湾的媒体,可能是现场有內地官方人士在场,多少显得有些矜持。
不过有一说一,这年头绝大部分的湾湾对大家都是中国人这个概念很认可的。其实香港也是,
想想看49年香港才六十万人,后来膨胀到七百万,说白了都是从大陆过去的。
只是后世隨著一代人逝去,第二代和第三代就越发不堪了。
刚开始的时候王主任和田壮他们也略感拘束,姜闻和庆奶除外,这对公母和赵二少早就熟络了,趁机再次加深彼此的关係,为今后的事业铺路。
当然老舅郭晓鹏没閒著,东北人天生好客、爱张罗的属性,使得他在香港、湾湾的媒体以及王主任和田壮等人中间充当润滑剂,使得大家不至於乾巴巴地大眼瞪小眼,多了几分笑声和鬆弛。
老舅的相好汉娜也来了,作为德国本地人,她太了解最佳导演的分量了,没想到自己这个东方情人的外甥居然是这么牛逼的人物,反倒变得拘束起来。
好吧,毕竟人家原本是东德的,统一才刚刚过去四个多月,半年都还没到。
这顿饭吃到了午夜,老板延迟打烊,帮忙撤盘子布置,很快便搭了一个简单的採访厅。
好岁《大太监》也得奖了,赵坤硬是拉著田壮等人一起接受採访。
其实別看田壮表面上一直乐呵呵的,但你想啊,大家一起入围,结果小师弟拿了最佳导演奖,
他就拿了个特別提及的鼓励奖,心里肯定不得劲儿。
本来他是拒绝的,可转念一想,毕竟这片子拿了香港的投资,未来还得在香港上映,眼下是个不错的宣传机会,只能硬著头皮和赵坤坐在一块儿。
和赵坤已经很熟悉的邱正海第一个提问:“赵导演,先谈谈感受吧,你对今天这个结果意外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