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真厉害(2/2)
林清霞说著,就拿桌上的小点心吃,还一脸傻白甜地问道:“你们聊什么呢?”
长发盘头的施楠生道:“聊柏林电影节,昨晚刚闭幕———”
没错,现在的施楠生还是长头髮,大概94年吧,传出徐老怪和叶倩雯勾勾搭搭之后才剪了短髮,一直到老。
只是她话音未落,就听林清霞急急忙忙道:“哪部电影拿了金熊奖,是《沉默的羔羊》吗?”
“不是,是义大利电影《微笑之屋》拿了金熊,你没看新闻啊?”
“啊?竟然不是《沉默的羔羊》啊,真的是大热必死!”
林清霞一脸失望,继而又甩著脑袋,熟妇卖萌道:“刚刚不是说了嘛,今天起晚了,
睡到中午才起来,没看新闻。哦对了,《大太监》还有那部叫什么来著-呢,就是《饮食男女》赵导演的另一部电影获奖了吗?”
一向热爱文艺电影的徐风一脸不满道:“你都去柏林了,竟然连电影的名字都不知道?”
“哎呀,这部电影上映的晚,我们都没看。不是,难道这部电影获奖了?”
“是《穆稜河畔》,赵坤导演拿了最佳导演奖!”
林清霞嘴巴张成一个可爱的0形,一脸吃惊。
徐风则继续道:“刚刚我和楠生正在聊这位赵坤导演,听说他才二十出头,《穆稜河畔》是他第一部长片作品,就拿了最佳导演奖,真的是不可思议,还是柏林歷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
说著,她又难掩遗憾道:“大家同样都是拍东北题材的电影,结果人家就拿了最佳导演奖,喉!”
她投资的《滚滚红尘》儘管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获奖无数,可到了国际上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而且海外版权也卖的並不好。
所幸是因三毛的遗作,加之林清霞和秦汉主演的话题度,使得这部片子在港台、东南亚,以及大陆的票房都不错。
只是艺术电影嘛,拿奖才是王道,作为华人,尤其渴望自己的电影能够获得西方观眾的认可。
林清霞这会儿才回过神来,脑海中浮现出赵坤的身影,就是那个高大、精神,脸上时常浮现著亲和微笑的年轻人,可她还是难以將这个小伙子和柏林最佳导演联繫起来。
不由道:“真的假的,別和《大太监》搞错了?”
“啪!”
徐风二话不说,將一份港版的《文匯报》拍到她面前:“报纸都登了,这上面还有一篇他的专访,你自己看!”
柏林那边的颁奖典礼一结束,消息就立马传回了香港。作为左派刊物的《文匯报》对赵坤这位大陆青年导演获奖的消息尤为重视,特地登上了文娱板块的头条。
而且幸亏远在柏林的特约记者邱正海早在闭幕之前就传回来一份赵坤的专访,这会儿正好用上。
林清霞此时顾不得再跟两位闺蜜搭话,拿起报纸仔细看起来。
除了头版醒目的標题之外,她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下面的那篇关於赵坤的人物专访。
专访的內容无非就是成长的经歷,创作的初衷,包括拍摄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云云。
其实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演,讲故事的能力是基本功。
赵坤少不得又將老舅郭晓鹏为了支持自己拍电影,去老毛子那里倒胶片的传奇经歷又拿出来炒了一遍。
当然主要还是突出自己的各种不容易,然后始终怀有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未来继续努力等等。
其实这篇专访出炉的时候,他还没获奖呢,当时就是想为了《饮食男女》在香港上映时提前预热造势。
当时因为考虑到《饮食男女》艺术片的属性,受眾可能比较窄,所以儘量往所谓艺术方面靠。
殊不知,他的这篇专访对林清霞和徐风这种文艺女中年的杀伤力很大。
以至於林清霞看完之后,由衷地感嘆道:“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