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加油(2/2)
老黄回答的很爽快。
然后便是灯光。
今天天气不好,而且恰逢雨季,可以预见今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这种天气,如果依靠自然光线肯定不行,好在赵坤一向偏爱人工打光,他喜欢用光线的冷暖、明暗变化来烘托画面感,从而推进剧情的发展。
香港这边的电影人钟爱自然光,或者说他们中很多人都搞不懂光线对画面的影响,摄影机一支,拍就完事了。
之前说过,冯裤子在他的海口电影公社拍摄《芳华》的时候,整部电影全採用人工打光,光线调度很有几分阳光灿烂的味道。
比如文艺兵在舞蹈室炫舞的画面,大玻璃窗投射进来温暖的光芒,百分之百人工完成,既漂亮又很有时代感。
赵坤在拍摄《饮食男女》老朱在院子里抓鸡这场戏时,就採用了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今天开机拍茶餐厅抢劫这场戏,如法炮製。
其实后世隨著电影拍摄技术的不断提升,除非是要求写实的电影,不然电影拍摄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人工打光。
当然赵坤现在这个观念还是相当先进的。
吴振宇和吴君如早早就化好了妆,正坐在茶餐厅里念念有词著对戏。
《黑色通缉令》这部电影的剧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台词很多,非常多,而且充斥著各种废话,就好像两个无聊的人聊著和剧情无关的废话。
今天开机的这场戏也是如此,吴振宇和吴君如这对雌雄大盗在餐厅里吃完饭聊著抢银行的事儿,然后突发奇想决定抢劫茶餐厅的客人,从而引出正在茶餐厅里两位黑帮杀手一一大d和阿坚。
吴振宇一抬眼,看到赵坤走过来,连忙站起来,“导演!”
背对著的吴君如回头看了一眼,也连忙跟著站起来,脸上充满討好的笑容,弯腰道:“导演!”
赵坤面带微笑,压手示意两人坐下,自己也坐下来,用温和的语气问道:“怎么样,
有困难吗?
吴君如抢先道:“没有,我和阿强准备很久了,肯定没问题!”
多说一句,吴振宇只是艺名,原名叫吴志强。
吴振宇则稍稍迟疑了一下,也跟著点头道:“导演,我尽力。”
相比吴君如的打包票,明显底气不足。
他也是无线艺员训练班出来的,比徐锦江低一届,和梁朝伟、周星星是同班同学,可惜他没有一个红了的好兄弟,目前的境遇比徐锦江都不如。
这次有幸能够参演赵坤导演的新电影,他非常珍惜,以至於太过紧张而导致自信心不足。
对此,赵坤並不介意,打包票也好,紧张也罢,所谓表演关键在调教,更何况眼前两位也算是潜力小牛,应该能够发挥出令自己满意的水平。
赵坤出身北电,记忆的融合相当於他上了两遍的北电,表演对於导演系的学生来说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要不然当初郑老师也不会让他去表演系代课。
作为科班出身的导演来说,表演无非分为三种: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
这三种表演模式可能在眾多娱乐文中说烂了,有的可能晦涩难懂,比如看山是山又不是山之类的。
如果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体验派就是你是人物。比如,你演男同性恋。你必须坚信你確实爱对方,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並不是说体验几天生活就大言不惭说自己是体验派。
张国荣和后世被吹上天的靚仔青就是典型体验派,不疯魔不成活说的就是他们,同时不得不承认他们都属天赋异票的那种。
像天赋差的刘得华这种小鲜肉,纵然再努力也学不会。
方法派呢,同样是你演男同性恋,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代替这种爱,比如把对方想像成自己最爱的女孩。它本身是体验派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比如之前合作过的王志闻、此时正在化妆的梁佳辉和眼前的吴振宇大致可以归类到这一种。
至於表现派特別好理解,自我表现,站在人物外边,拿出人物特质,通过自我来塑造出来。
这种演员最多,大部分科班出身的演员都属於这一种,最具代表的比如葛大爷、道明叔,还有姜闻这种的。
其实说到底,所谓什么派並不重要,艺术本身是一门很奇妙的事物,但最重要的都是要確保表演自然流露。
赵坤对吴君如无感,选她单纯是她適合这个角色,而且价钱还便宜。对於吴振宇,他点点头,站起来的同时拍拍对方的肩膀,鼓励道:“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