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我就是王(2/2)
但说白了,其实就是通往名和利的媒介。
和所有行业一样,成功者只是少数,还有大批默默无闻的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来改变命运,所以必要的鸡汤还是要洒。
这番发言很合老外的胃口,既秀了一波幽默,又讲了电影的价值,人性的光辉。
是的,他们这些电影人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用电影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
大家都与有荣焉。
颁奖典礼结束后,还有官方举办的招待晚宴,作为金狮奖得主,赵坤和小伙伴们自然不能缺席。
刚走出会场,就看到阿邱一瘤一拐,但动作却相当敏捷地奔过来,旁边还跟著任大华。没办法,按理说他作为《黑色通缉令》的副导演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但任大华是《八仙饭店》演员,邀请函有名额限制。
《八仙饭店》在威尼斯的宣传相当成功,两人也算是小小地出了名,如果下次再有机会出席欧洲的影展,再也不是那种路人甲了。
於是为了表示感谢和讲义气,阿邱选择和任大华一起在会场外等候。
这一刻他们都知道《黑色通缉令》斩获了金狮奖,儘管没有亲身在会场內感受这一盛况,但也相当兴奋。
“恭喜导演!导演,壮哉!”
霍,文言文都整出来了。
赵坤將手中的金狮奖盃递过去道:“阿邱,你也摸摸,这里有你的一份功劳!”
哎呀!
邱里涛赶紧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像是捧著一樽绝世珍品一般,开心、激动,甚至鼻子都有些隱隱发酸。
一旁的任大华也是满眼羡慕地看著奖盃,他不是《黑色通缉令》的一员,既羡慕又难掩遗憾。
“恭喜导演!”
“谢谢,走,一起去参加宴会。”
香港贸易发展局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黑色通缉令》斩获金狮!
这还了得!
这在香港歷史上还是头一遭啊!
別看香港电影如今非常热闹,甚至还被称为“东方好莱坞”,但影响力只限於东亚和东南亚的儒家文化圈。
想要出海,却频频失利,更別说在国际上斩获奖项了,只好自己弄了个金像奖自娱自乐。
原先想著慢慢来,先在国际上打出名號,於是就有了年初的参加柏林电影节时那个庞大的电影代表团。
可惜没啥卵用,无论是徐克的武打片,还是林清霞、秦汉的文艺片都遭到了冷遇,反倒是获得最佳导演奖的赵坤的电影一枝独秀。
这次赵坤执导的《黑色通缉令》以香港电影的名义再次出征威尼斯,也不知道贸发局老外主管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居然没有引起重视。
原本以为可能会获奖,拿个银狮奖什么的,就算没拿奖,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本身就是荣誉。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来了波大的。
那还等什么?
必须要宣传,还得大张旗鼓地宣传。
从此,香港电影站起来了!
唯独可惜,导演赵坤不是香港人,但好在大部分主演和主创团队都是香港本地的班底同样,在欧洲,儘管赵坤口口声声称《黑色通缉令》是中国电影,但舰队街的那帮人可不管,毕竟香港现在名义上依旧是大英帝国的属地。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曾经的世界霸主,却长期游离在欧洲主流文化圈之外。
怎么说呢?
有点像后世的香港之於大陆,英国电影鲜有被欧洲三大电影节所认可,至今为止,从未染指过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而这次香港电影能够荣获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儘管英国老爷们难掩酸意,但这也是大英帝国的荣光,必须要大加报导。
英美是一体的,於是乎消息也立马传到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