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殊途同归(1/2)
第329章 殊途同归
“赵,我的朋友,我早就告诉过你,你的胃口太大了,那些好莱坞的大公司是肯定不会接受票房分成的。现在只有我,我愿意接受,来实现我们的双贏。”
当赵坤来到一楼的咖啡厅,一见面哈维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
赵坤很佩服他的执著,而且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能屈能伸,要是放到古代,多少有点梟雄之姿。
显然在谈判之前他已经打探清楚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好莱坞的大公司答应票房分成的选项。
而且他也已经看出了,眼前这位年轻人和自己是一类人,都是充满了野心。
哈维很看好《黑色通缉令》这部电影,如果不是这部片子斩获了金狮奖,其实他还有另一套方案,就是买下这部电影的剧本版权,然后另起炉灶,重新拍一版。
是不是很眼熟?
后世那部所谓的港片最后的辉煌《无间道》就是这么操作的。
其实当初《无间道》拿到坎城电影节参展时,反响很一般,国外的片商对这种捉臥底捉內奸的故事並不感兴趣。
唯独只有马丁.斯科塞斯慧眼识珠,这大概和他当时正在拍《纽约黑帮》有关係,比起美国佬的直来直去,不服就乾的简单思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故事显然要更加有趣。
於是就了两百万美元购买了剧本改编权,请来了小李子和马克.达蒙两位当红小生重拍了一版,结果大获成功。
不但在北美市场就斩获了近2亿美元的票房,而且还在奥斯卡上狂揽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剪辑在內的四项重量级奖项。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种成功的例子,但哈维就已经能够想到,足见这傢伙有先见之明。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相比后世港版《无间道》在国际上默默无闻,《黑色通缉令》
已经斩获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声名远播的同时,受到了全世界片商的追捧。
改编、翻拍,难免有东施效之嫌,而且投资大,风险也很大。
哈维没钱,没办法和那些大公司竞爭,剩下的只能是迎合赵坤,选择票房分成的模式当然,即便如此,他也要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尤其当得知一向最有诚意的哥伦比亚公司也拒绝了赵坤提出的票房分成的方案,而且赵坤这次又主动邀请自己面谈,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美国人一向都很外放,尤其当自己占据主动时呢,怎么说呢?
大概就是那种我们古人常说的“得志便猖狂”吧。
在面对哈维的热情,赵坤很淡定地坐下来。
其实说心里话,此时的他心里也在打鼓,没有想好要不要和哈维合作,敢不敢冒这个险。
刚坐下来就听到早已打好腹稿的哈维各种画大饼,什么自己在好莱坞的人脉关係,认识多少院线的经理,预计票房最起码能够达到五千万以上等等。
直到他说的口乾舌燥,终於停下来大口喝著柠檬水的时候,赵坤抿了一口香浓的义大利咖啡,终於开口道:“哈维,我承认你刚刚说的这些很吸引人,但罗伯特给了我一个忠告,那就是如果《黑色通缉令》想要在北美大规模上映,不和好莱坞的大公司合作,基本上没办法实现”
哈维一听就急了,连忙放下水杯,试图狡辩道:“赵,不是这样的—
赵坤却摆摆手打断他道:“哈维,耐心点,请听我把话说完。或许你已经打听到了,
哥伦比亚公司给我开出了七百万美元的高价,说实话我很动心,但我还是比较倾向票房分成。
那么问题来了,你如何能够保证《黑色通缉令》能够在北美大规模上映呢?千万別再说什么你所谓的人脉和你跟那些所谓院线经理的关係,我需要实实在在的保证。
要不然,你只能几十家或者一二百家戏院上映,票房只有区区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美元,那么你可以轻轻鬆鬆从中赚取上百万美元,但对於我来说损失就太大了,而且还要面临合作伙伴的责备和罗伯特的嘲笑。”
说完这些,他朝著哈维微微一笑道:“我亲爱的朋友,你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