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表演指导(1/2)
第343章 表演指导
双奖大会不过是个小插曲。
能拿到金鸡奖的最佳导演说明当下主流电影圈对自己的认可,这点很重要。
当然这和赵坤背靠北电是分不开的。
无论在哪个圈子混,都要学会抱团,寻找组织。要不然仅靠单打独斗,是成不了气候的。
好在从后世穿越过来的赵坤深知这一点,同时也切身体会到编制的重要性。
比如这次的白玉兰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还有《我的区长父亲》。
陈虹第二天就赶回涿州继续拍摄《三国演义》,而赵坤则全身心地投入到《霸王別姬》的电影中,这个真的是身心投入。
隨著在筹备过程中愈发深入地研究,大家集思广益,使得他看到更多原版中的不足之处。
而且这次参加双奖大会,他参与不少座谈会,虽说是走过场,但从中他也体会到了一些別的东西。
比如谢普和谢铁黎导演的作品,你说他们在技法上有多强,不一定,但他们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故事来推动,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备。
《霸王別姬》的故事性无疑是很强的,加上张国荣的开掛表演以及各种配角的烘托,使之成为一部经典。
如今赵坤就是要在经典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或者说在技法上弥补一些陈大导所欠缺的东西。
比如赵坤想通过特地场景的空间,配合光线和镜头的运用来表达人物的內心世界。
自描不等於没有技巧。
既要表现出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情感关联,又要营造出程蝶衣和菊仙之间的无形交锋,从而带动整部戏的气氛,让观眾引入其中。
电影確实是一门艺术,但首先必须具有观赏性。
赵坤总不能像贾科长那样,真的摆放固定机位,来一部长沉闷的自嗨电影吧。
电影开机在即,盖丽也早早的从香港赶回来,投入到角色的准备中。据说她在香港的时候,还专门抽时间观察了楼凤的生活状態。
只是现代妓女和民国时代的魁是两种概念。
赵坤索性托邱里涛帮她在香港找了一本《海上列传》的吴语小说让她潜心研究。
好在她上海待过三年多,那时候的上海不像后世的上海几乎听不到上海话,那时候外来人口还没有那么多,上海话是主流。
加上在香港的时候,赵二少、李锦文也经常会用上海话交流。盖丽就算不会说,但是能听能看《海上列传》恰恰刻画的就是清末民初上海堂子里妓女和客的生活状態,涉及到官场、商场及与之相连结的社会层面。
后世侯孝贤还將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应该说里面刘佳玲、李佳欣等所塑造的人物和《霸王別姬》中的菊仙大差不差。
至於小豆子娘那种低等妓女那就是另外一种状態了。
其实关於这个角色,不得不承认蒋文丽演的相当出彩。但怎么说呢,肥水不流外人田,赵坤一开始犹豫过,是不是让陈虹来演。
一方面如今的陈虹不具备那种的风尘感,尤其当赵坤看了她在《三国》中貂蝉的妆容后,感觉有种飘飘仙气,就好比后世你让刘亦菲去演一个风尘女子一样,明显会让人出席。
再者,陈虹自身的意愿也不强,她更看中盖丽的菊仙这个角色。
要说赵坤之所以坚持让盖丽演菊仙,一方面当然是盖丽的演技更加出色,而且无论她的大气的长相还是高挑的身材,都有种大青衣的范儿。
都说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喊错的外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