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181. 收穫与调整(2/2)
幸好此时的香江记者远没有未来90年代那些狗仔那么疯狂,整个场面很快就被刘明控制住了,而林嘉趁机带著王组贤迅速登上麒麟安保公司派来接他们的车子。
当然了,这也是林嘉的身份目前在香江已经发生转变的缘故,一年多前,
林嘉只是一个单纯的导演+作家,而现在的林嘉,除了导演和作家身份之外,
他还是身家亿万的富豪,是香江资本中的一员,这一点,让这些记者还不敢做得太过分。
由麒麟安保安排过来的几辆车子,很快消失在记者们的视线中,有机灵一些的记者,也迅速上车远远跟上。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麒麟安保目前已经成为员工近五百人的大公司,只不过,在香江本部这边,麒麟安保常驻的人员,大概只有三百人左右,其余的人,大多被安排到了南洋和美加一带的院线產业当中。
麒麟安保海外公司的核心员工,目前是两百人左右,但如果加上在当地招聘的外围人员,则超过了香江本部,接近上千人,实力不可小。
而麒麟安保香江本部的员工,核心部分最精锐的一批人员,一直留在林嘉竣身边。
这批人大概在三十人左右,他们主要轮流负责林嘉和王组贤的安全,其余的人,则负责凤凰传媒旗下一些艺人以及公司高层的保护工作。
凤凰传媒的高管,到了一定级別,享有向总公司申请安保的福利,这也是凤凰传媒集团的一大优势。
这个福利,在这个时间段的香江环境下,对大家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近两年,港英政府知道香江回归再无法阻挡的情况,开始暗中放纵社会治安,所以今年以来,社团势力越发猖狂,
尤其是电影行业这个对社团势力有著极大吸引力的行业,加上去年十月份黑色星期一事件的发生,各种因素,造成目前电影行业乱象有进一步加剧的態势。
林嘉在美国拍摄电影期间,也密切关注香江这边的事情,光是他在明面新闻上看到的就有两起艺人被强迫的报导。
在这样的情况下,麒麟安保在今年招收的员工,迅速增加到五百人的规模。
相对来说,当下的香江娱乐圈,凤凰传媒在业內人士的眼中,几乎是最为安全的一个公司,因此,凤凰传媒旗下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归属感也是最强的。
第二天上午,凤凰传媒如林嘉昨晚所说的那样,在凤凰大厦举行了记者发布会。
当然了,这个发布会,无需林嘉亲自参加,自有公司相关人员来安排,如今这些小事,根本无须林嘉亲自出面。
凤凰公司今年年初升格为凤凰传媒集团,集体公司经过这大半年来的发展整合,凤凰传媒集团各个子公司,以及各个部门,人员配置基本上完成,人手足够。
即便是这样,林嘉依然觉得手中的人才不够用,他手中可以独挡一面,又值得信任的人才依然不足。
究其原因,还是林嘉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布局太远的缘故。
凤凰大厦楼下举行记者发布会的时候,大厦顶楼的会议室,林嘉则和凤凰传媒各个部门的高管开会。
今天到场的,基本是林嘉比较信赖的高层,包括了凤凰影视的郭启行,凤凰文化的万丰和柳子良,凤凰电视台的徐晓明和李庄烈,凤凰经纪的陈淑芬,以及华星唱片的苏孝良黎小由等人。
此外,还有盘古天工的陈默,这个技术型人才,林嘉决定要给他多压一点担子。
至於麒麟投资和麒麟安保那一边,则是另外一个版块,从一开始运营,林嘉就將这两者和凤凰传媒这边的运营独立分开。
確切的说,凤凰传媒和麒麟安保,在法理上,两者是属於僱佣关係,前者是后者的僱主。
麒麟投资是完全独立在外的,无论麒麟安保还是凤凰传媒,都只是麒麟投资其中一部分的业务,在发展上,麒麟投资更多是作为这两者的后盾。
当然了,时至今日,凤凰传媒本身的造血能力,也足以支撑起整个传媒集团的发展,但是若没有麒麟投资这一部分的补充,凤凰传媒的发展速度显然会降低下来。
一直以来,林嘉让自己手头上儿个事业版块,儘量做到1+1大於2的效果。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发展到现今的规模,在这之前,林嘉其实还挺自豪的。
但这一次好莱坞之行,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原以为自己资本还算雄厚的林嘉,在进一步理清了凤凰传媒后续的发展脉络之后,反而觉得自己更加缺钱了。
所以,回到香江的第二天,他立即召集了凤凰传媒各个部门的领头人,准备为传媒集团的规划发展做出新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