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227. 开机,潜流(1/2)
第227章 227. 开机,潜流
1989年的京城,和后世的京城比起来,像是来自两个维度。
此时的京城,到处充满斑驳的歷史气息。
人文气息与隨处可见的自行车大军,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相映成趣。
如同初升的朝阳,在厚重中透著无限生机。
剧组里第一次见到京城的香江人,都十分的好奇,这是与香江完全不同的景色。
而让眾人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京城的广大。
这是狭小的香江无法比擬的。
一时间,某些人心中的优越感顿时淡了不少。
由於时机不对,林嘉不敢放任大家自由活动,到了住处安置下来后,林嘉就给剧组眾人下达了指令:若没有他的允许,不得隨意外出。
这个指令稍显强势,不过林嘉这次带领的都是他自己的老班底,所以並没有什么人反对。
《霸王別姬》的拍摄时间不会短,林嘉给剧组选择的住处,是一间戏剧学校。
安置好队伍后,他就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林嘉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国拍《霸王別姬》,时机確实巧妙,可以说是选对了时间。
因为林嘉在完善剧组的时候,国內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方便与配合。
为了保证电影质量,林嘉通过杨洁,邀请京剧大师梅保玖前来剧组做顾问。
《霸王別姬》本就是梅保玖大师的拿手剧目,请他到剧组做顾问,正是专业对口。
邀请发出后,梅保玖没有推脱,很乾脆的加入了剧组。
不单如此,林嘉还请对方教导张国嶸关於京剧方面的一些技巧。
梅保玖没有拘於门户之见,也很大方的指点了张国嶸。
张国嶸本身学习过粤曲,加上他又是专业歌手,於是在很短时间內就掌握了不少技巧。
他的进步,让梅保玖讚嘆不已。
只可惜,京剧是需要长期训练的行当,京剧行业的演员,大多数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张国嶸这个年纪,他只能学到一些浅显的表层功夫,没办法深入掌握。
即使如此,也足够他拿来应付《霸王別姬》的拍摄,
另一位男主角尊龙,反而是不需要经歷这个学习过程。
因为尊龙从小就是戏班出身,学过很多的专业戏剧知识,他只需针对性的训练一下电影剧情所需的技能则可。
现场看过梅保玖的示范表演后,林嘉竣大为震撼。
於是他灵机一动,萌生出一个想法。
林嘉暗暗决定,等拍完《霸王別姬》这部电影后,他要弄一个拍摄小组。
到时,林嘉要派这个小组去全国各地,把那些戏曲大家的表演给拍下来。
趁著这批戏曲大家还年轻,正好把他们巔峰状態的表演场景,都通过摄像机记录保存下来。
等以后到了网络时代,这一批录像,肯定会成为非常难得的传统文化素材。
到了泛文娱时代,这种丰富的素材储备,也很可能成为凤凰传媒的竞爭力之一。
林嘉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点点人力和胶片成本罢了。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极妙。
甚至生出一种老鼠掉进米缸的感觉,此时国內真是宝藏遍地。
剧组除了邀请京剧大师梅保玖,林嘉还请来了赵季平为《霸王別姬》配乐。
前两年,赵季平曾为张一谋的电影《红高梁》配乐,展现出极高的水平,並拿下了第8届金鸡奖的最佳音乐奖。
林嘉还知道,赵季平的成绩不止於此,日后他在配乐领域取得的成就会更多。
原本歷史时间线上,原版的《霸王別姬》就是他做的配乐,另外,赵季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就是那首膾炙人口的《好汉歌》。
可以说,这又是一个配乐领域大师级的人物,
邀请赵季平来给《霸王別姬》配乐,对这部电影无疑是如虎添翼。
演员方面,除了主演的张国嶸、尊龙和林清霞三人,其余的角色,林嘉全都在国內挑选。
他走的是杨洁的路子,自然免不了用到当初《西游记》剧组的一些人员。
当然,林嘉竣还留了几个角色,选用京城本地的演员,
毕竟现在他所处的是未来京圈的地盘,林嘉也希望留下一点香火情。
得到国內方面的大力配合后,剧组以极快的速度完善著。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林嘉哭笑不得的事情。
在剧组正式开机之前的某一天,姜闻这个傢伙,突然跑过来《霸王別姬》剧组,开口向林嘉峻要角色。
林嘉本来挺喜欢姜闻的,也觉得让他在剧中占个角色不成问题。
但是在姜闻开口后,林嘉竣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