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235. 万人空巷,收视狂潮(2/2)
他心付,家里的电视机,得马上拿去修一下,不然就和社会脱节了。
转眼到了周末,在家中继续休息的林嘉,却从徐晓明那里得到一个啼笑皆非的消息。
有观眾跑到凤凰电视台的办公楼,要求凤凰台周末继续播《神鵰侠侣》,而且,这样的观眾不止一个。
当然,徐晓明打电话向林嘉报告这个事情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第二周,从周一开始,《神鵰侠侣》再次掀起新一波收视狂潮。
自第五集开始,《神鵰》的收视率就衝到了39点,继续把无线台的《侠客行》按在地上摩擦。
按照这样的发展態势,也许这版《神鵰侠侣》,能够破掉凤凰台有史以来的电视剧收视记录也说不定。
凤凰台的一眾高层,无不翘首以盼。
相反,此时的tvb高层,却陷入了低迷的情绪中。
12月5號,礼拜二。
在邵毅夫的授意下,方艺华代替他召集无线的高层管理开总结会议。
“咳咳!”
方艺华清了下嗓子,开始主持会议:
“阿添,古装剧你最在行,这次你先来说一下吧!”
李添盛没有推脱,他把自己手中的工作本打开,一开口就语出惊人:“总的来说,我们这一次和凤凰台的较量,是输在了钱上,凤凰台用金钱砸贏了我们。”
这话一出,会议室內一眾高层顿时面面相。
李添盛也不去管他们的表情,继续道:“凤凰台这次拍《神鵰侠侣》,无论是服化道,还是人力,或者取景,都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
“据我的了解,他们这次在《神鵰侠侣》剧组的人手投入,是我们拍同类剧集的四倍有多。”
“资金的投入,具体数目不清楚,但据我估算,起码是我们的六倍以上。”
“另外,他们这次拍《神鵰侠侣》,有80%的外景镜头,都是在大陆完成,有很多的取景,据说是在大陆sc省一个叫九寨沟的地方完成的。”
这时,有人插话道:“如果回大陆取景,我们也可以做到。”
不过下一秒,就被另外一人反驳:“这样操作,成本太高了。”
“不一定,大陆现在的消费水平很低,总体成本不了多少。”
方艺华把目光投向李添盛:“阿添,你觉得呢?”
李添盛摇摇头:“这並非单纯的取景问题,凤凰台每一个剧情的拍摄,都了血本。”
“我打个比方,同样一段剧情,按照我们公司的习惯,动用十几二十人就已经足够,但是凤凰台直接把群演人数翻了十倍不止,所以人家拍出了气势,拍出了那么好的效果。”
“还有,这一版《神鵰侠侣》的武术设计,你们难道没发现?他们完全是以电影的標准来拍的,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没错!”方艺华適时插话,“凤凰台这一次拍《神鵰侠侣》,动用了他们集团公司旗下武行的七成人手,还有,猛龙特技队和盘古天工都有参与拍摄製作。”
李添盛接道:“所以他们的打斗效果,以及武功光影效果,才会做得那么好。”
说到这里,李添盛不由感嘆道:“凤凰台这次真的很用心,这些天,我从头到尾都在追他们的剧,目前为止,我居然没发现有什么破绽,凤凰台在道具和场景上的布置,都做到了以假乱真。”
眼看眾人士气低落,方艺华立刻接话道:“事已至此,大家想想以后我们要怎么做,想想我们要怎么去提升公司剧集的质量。”
听了这句,包括李添盛在內,会议室內一眾高层都沉默下来。
其实,解决无线台的困境並不难,以后在拍新剧的时候,只要对拍摄成本加大投入,像凤凰台那样不惜成本,就能拍出更好质量的剧集。
改善的办法,在座的眾人都非常清楚。
然而,他们更加明白,无线台恰恰做不到这一点。
一直以来,无线台拍剧都是以低成本取胜。
谁能想到,居然会横空杀出一个林嘉?
这傢伙,是不把钱当钱啊!
有钱,还特別能折腾。
眼下,想要改善困境,除非无线广播公司所有股东也像林嘉竣那样,不计成本在电视台上面投入。
然而,这事可能吗?
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也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却无法去操作。
很显然,这是个死结。
一时间,会议室內,竟无人出声,眾皆默然。
与此同时,隨著《神鵰侠侣》后续剧情的展开,这部剧的收视率展现出捨我其谁的霸气。
每过去一天,《神鵰侠侣》的收视记录就刷新一次,40点,41点,42点,43点—
终於,来到全集杨过大战襄阳的高潮剧情,《神鵰侠侣》的收视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6点峰值。
这个收视率,不单创下凤凰台有史以来剧集收视之最。
更是一举击败了无线台整个80年代的收视冠军一一1980年的爆款剧集《上海滩》。
89版《神鵰侠侣》,自此成为80年代香江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创造出新的神话。
主演《神鵰侠侣》的两位演员,古天乐和李偌彤,被眾多香江媒体一致评为80年代最强新星。
两个原本默默无名的演艺界新人,一跃成为香江娱乐圈的当红炸子鸡。
而这个时候,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一个歷史拐点。
1989年最后的日子,在悄然无声中过去。
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