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319. 夏鼎新作(1/2)
第319章 319. 夏鼎新作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中国若能坚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必將寻回属於自己的位置。
夏鼎,1992年2月25日。”
书房中,林嘉写下最后一行字,隨手將笔放回到旁边的笔筒。
停顿了片刻,他再次拿起最后一节关於个人推测的內容,由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发现再无任何破绽,林嘉脸上才露出轻鬆的笑容来。
他刚刚在写的这本书,是林嘉为夏鼎这个笔名安排的第二部作品。
这部作品,就是原本歷史时间线名气不小的《大国崛起》。
这部全新的《大国崛起》,从落笔到完成,整整了林嘉一年时间。
从去年年初开始动笔,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笔录,断断续续,直到今天,终於写完。
由於时间节点不同,林嘉所写的这部《大国崛起》,除了书中所节选的国家和原版一样,在內容细节方面,则有著不小的区別。
因为原版的《大国崛起》,是成书於2006年,跟现在相差了整整十四年。
所以林嘉必须將原著的一些內容修改掉,以贴合他现在所处的时间点。
除此之外,林嘉的优势,是比原版几位作者多出了十七年的信息量,所以林嘉能写的东西更多,也更加准確。
原版《大国崛起》全文大概37万字,而他以夏鼎笔名所写的这个版本,足足有52万字。
全新的《大国崛起》比原版多出了三分之一的內容,这还是林嘉一再精炼的结果。
夏鼎版的《大国崛起》,在每一个所节选的国家里面,林嘉除了讲述其崛起的原因,还添加了对方为何会衰落的分析。
同时,他还做了一个假设,假设该国家在歷史拐点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这个国家的发展可能会是另外一番局面。
这些假设的內容,林嘉只在已经衰落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几个国家添加。
这几个已经衰落的国家,就算看到了这本书,他们也无法回头去更改歷史。
所以即便林嘉在书中提到了適合他们的正確道路,他们也做不到。
对於北方的巨人和它的接班人毛熊,林嘉在书中也有中肯的描写。
有著后世的信息优势,他的描述要比当前社会的论点准確得多。
相信国內方面看了,必然能够从中吸取到一些有用的经验。
剩下那几个现阶段还处於强势地位的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美国等。
林嘉除了讲述它们崛起的缘由,还给这些国家预测了它们將会走的方向,以及它们未来的困境。
当然,这些方向和困境预测,林嘉没有写得太细,也没有给出任何的建议。
讲述大英国协的时候,林嘉预测了一句:日后说不定该国会有印裔掌权位列首相。
而在讲述灯塔国时,林嘉刻意在里面添加了一些以色列的相关內容,点明这两者的深层次联繫。
还对后者进行了一些预测和客观的点评。
这个方面,林嘉没敢写得太深入,点到即止。
《大国崛起》全文內容,对於国內的描述是最多的。
林嘉以他的信息优势,分析了国內在未来发展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提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
这些建议,当然是歷史已经证明过的正確方法。
这一部分內容,都是以推测的方式来写的。
都是原本歷史时间线,国內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一些弊端,以及需要跨越的关键点。
总而言之,夏鼎版本的《大国崛起》,林嘉將他后世所有的关键信息融合了进去,
隱隱给国內点明了道路。
这些內容,当前的人们可能不会太过在意。
但林嘉相信,隨著时间的推移,这本书的含金量將会越来越高。
《大国崛起》书中的一些推测,时间和歷史会亲自出来给它证明。
到时候,国內有关方面如果能够从中吸取到有用的信息,也许能让国家少走一些弯路,提前復兴。
这也是林嘉写这本《大国崛起》的初衷。
他的事业版块,跟国內是绑定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国內发展得越好,也代表林嘉日后的发展更好,是双贏的局面。
跟原版的《大国崛起》比起来,夏鼎版本的价值无疑要高得多。
以林嘉的记忆能力,他还了一年时间来雕琢这本书,足见其珍贵。
可以说,这是林嘉至今为止耗费心力最多的一本书。
对於这本书,林嘉暂时不打算高调宣传,他要走上层精英路线。
林嘉会让凤凰出版社会发行印刷这本《大国崛起》,然后他会拿一部分数量,捐赠给国內的各大高校。
相信国內有智慧、有眼光的人,肯定能看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
夏鼎这个马甲,有了这部作品,含金量也会迅速得到提升。
以后林嘉再用夏鼎来发新书,效果跟现在肯定就会不一样。
权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