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323. 全球十大,华人榜首(2/2)
而且,通过这一期《福布斯》,他发现这本杂誌水分不小。
就拿他本人的身家资產来讲,远不是《福布斯》公布的76亿美元。
在去年的时候,林嘉就已经有98亿美元的身家,不过他大部分资金,都通过安全的离岸帐户运转,外界难以窥到细节。
经过一年时间,他的实际身家,其实已经提升到119亿美元。
这一年来,股票市场比较平静,这方面的收益不是很多。
主要是从北方搞回来一笔收益,这笔收益外界是不清楚的。
外界所清楚的收益,就是电影公司、万达电子以及天麒地產那些。
除此之外,林嘉也发现了纸媒时代《福布斯》的另一局限。
这个局限,就是《福布斯》对国內的信息了解得不多,也不准確。
至少,这一次统计林嘉在国內的投资以及资產,对方就没能统计准確,只估了一个远比实际数据低的数值。
近一年,林嘉竣其实是钱比赚钱多。
这些资金流水的出入,《福布斯》也没能掌握,
林嘉自己如此,那么其他富豪,应该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福布斯》无法掌握的情况。
由此可见,杂誌上面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肯定是有水分的。
其他人的水分,林嘉不清楚,不过他自己的水分,林嘉觉得挺满意的。
76亿美元身家,让林嘉登顶世界华人首富,登上全球十大富豪第七位,这个位置,
恰到好处。
再高的话,可能就不大合適了。
根据《福布斯》所公布的排行榜,全球排名前一百的富豪,林嘉是最年轻的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还没达到三十岁的亿万富豪。
和其他动輒五六十、六七十岁的富豪,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身他已经够抢眼了,若再抢眼一些,就有些过头了。
所以,76亿,还真是林嘉比较满意的一个数字。
使得他对《福布斯》的好感大增。
这本杂誌,深得他心吶!
王组贤拿著一份报纸,走进客厅。
她有些无奈道:“阿,报纸上面已经把你的消息报导出来了,最近我们可能又没办法出门啦!”
她话音刚落,卫鸣就走进来通知道:
“林生,队长建议你这几天儘量不要出门。”
林嘉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你们也注意安全。”
不用问,浅水湾和林园外面,现在肯定又围满了记者。
林嘉猜得没错,此刻不但浅水湾林园,凤凰大厦、麒麟大厦、以及新界北凤凰城,
其实都有不少记者在蹲点。
林嘉以二十五岁的年龄,登顶世界华人首富。
更是成为了全球十大富豪第七。
这样劲爆的新闻,没有哪个媒体会错过。
就连凤凰文化公司自家的记者,也都兴奋莫名,想要第一时间拍到自己老板的照片。
除了香江本土的记者。
台湾、星加坡的记者,目前也在闻讯赶来。
此时启德机场,几乎每一架落地的飞机,都有记者在上面。
台湾省自不必说,星加坡也是华人占了主流。
这个时代,星加坡跟香江的关係十分密切。
唯一比较迟钝的,就是国內的媒体。
国內全都在埋头苦干,关注这些消息的人不多。
不过,银都机构、《大公报》、《文匯报》这几个知道,也代表国內知道了。
相信此时国內也应该得到了消息。
林嘉登上世界十大富豪,让全世界得知这个消息的华人,都为之振奋,有荣与焉。
这个事情,和80年代中期所发生的那一次,是有区別的。
当初《福布斯》还没正式弄出全球富豪排行榜这个东西,不过据他们的数据统计,在85年的时候,包玉刚家族的身家,就已经排进了全球前十。
那时候没有行动电话,通讯更加落后,而且那时候《福布斯》名声不显,真正了解这个信息的人不是很多。
眼下林嘉真实不虚登顶世界华人首富,还登上全球十大富豪,跟85年包玉刚被估算成为全球十大富豪。
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林嘉可不是单纯以商人的身份登顶的。
他在文化领域的身份,也一点都不低。
种种光环加起来,让林嘉这个全球十大富豪含金量变得极高。
他影响力覆盖的范围,更是遍布了各行各业,超出同榜单其他富豪一大截。
林嘉的声望与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榜首的森泰吉郎。
如果在路上隨便拉一百个人来询问:林嘉和森泰吉郎,他们更熟悉哪一个?
可能八成以上,都会选林嘉。
这种情况,不是在香江单独存在,而是全球范围普遍適用。
哪怕在日本本土,林嘉的人气,都有可能是高过对方的。
一定程度上,林嘉不是榜首,胜似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