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唐功(已改名:隋唐上将军) > 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锋

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锋(1/2)

目录
好书推荐: 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 娇软美人一哭,七零糙汉心都化了 换回女儿后,我笑看小三虐亲女 末世美人野又颯,囤货千亿杀疯了 京港月光 她只是撩一撩,谁想他真上鉤 郡主她百鬼送嫁,少将军敢娶吗? 不是主角,身陷修罗场有什么关係 太古星辰诀 重生60:分家后我把妻儿宠上天

第125章 第一次並肩衝锋

“杀!!!”

“杀!!”

飞驰的骑兵在战场上,互相交错,不断拿著武器拼杀。

李世民手持长弓,对著突厥骑兵不断放箭射杀。

“子厚!左侧薄弱!你拿马槊在前,我持弓在后!”

李世民深諳交战时,一处溃全军败的道理,目光扫视战场后,便对著伏子厚大喊道。

伏子厚手持马槊斩杀一名突厥骑兵后,听到李世民的话,看向突厥左侧一眼,转头对著李世民点点头,率先手持马槊杀去。

战场中。

面对突厥骑兵,伏子厚的马槊衝杀在前,面对突厥人一个个骑马,拿著弯刀砍向自己,伏子厚一边躲闪,一边拿著马槊將其斩杀。

李世民在伏子厚扯麵后方,有伏子厚在前面开路,李世民手里的长弓,也不断收割著突厥人的性命。

起初二人互相配合,还有些许陌生。

然而隨著在战场上衝杀一会后,不管是李世民还是伏子厚,都彻底相信对方。

渐渐的,面对前方衝杀而来的突厥骑兵,李世民都是隔一个射杀一个,为求快速射向更远的人,开始放人过来,而遗漏过来的突厥骑兵,面对伏子厚,一打一的情况,根本不是伏子厚的对手。

无论突厥骑兵多魁梧壮硕,他们手里的弯刀,根本就碰不到伏子厚,一个个突厥人惊恐的发现,同样的骑马疾驰进攻,同时出手,他们的劈砍挥刺全都被伏子厚躲开,而突厥人却一个个死在伏子厚的马槊之下。

眨眼间。

面对李世民、伏子厚二人在战场內,毫不讲理的横衝直撞,突厥骑兵完全没有办法,明明其他隋军骑兵都被这二人甩在身后,可突厥人就是阻拦不住,就是有心想要包围这二人,也还不等突厥骑兵靠近,就看到李世民与伏子厚早已经冲溃另一边的防线,眼睁睁看著二人离开。

战场中,李世民与伏子厚二人勒住战马时,隨著战马鸣叫一声,二人回头看著身后的战场。

此时李世民与伏子厚二人方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仅凭他们二人,就已经杀穿整个突厥左侧骑兵人马。

至於隋军骑兵的人马,居然不知何时,早已经被甩在战场另一边。

“痛快!”

李世民一手拿著马绳,一手拿著长弓,喘息间,望著远处战场內那些数不清的突厥人看向这里,忍不住一脸豪迈的喊道。

“当真痛快!”

说话间,李世民都感觉满心沸腾,胸腔內儘是浓浓的战意。

如此衝杀,仅两人便杀穿敌军不下千人骑兵,纵然是李世民,都从未体会过这般感觉。

这种在生死边缘,酣畅淋漓的衝锋!这种驀然回头,看著仅两人便杀穿千余骑的成就!这种足以荡平千军万马的激情!

不管是在昔日战场,还是玩日狩猎巨兽,李世民都从未如此激动过。

看著身旁的伏子厚,李世民有一股为何不早些遇见的念头。

“子厚!再冲一次!”

看著不远处的匈奴骑兵大军,李世民转过头,看向伏子厚说道。

“好!”

伏子厚看著李世民,微微喘息笑道,转头看向远处那些突厥骑兵大军,眼神满是战意。

因为有李世民在身旁,伏子厚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在战场上与敌军骑兵衝杀,会如此轻易简单。

“当心暗箭!我在前面!”

伏子厚对著开口说道,隨著话音落下,脚跟再次用力踢马肚子。

“驾!”

伏子厚驾驭战马,拿著马槊,径直再次冲向突厥骑兵大军。

“驾!”

李世民见到伏子厚动身,也骑马跟在伏子厚身后。

隨著一名名突厥男子中箭落地,衝杀在前的突厥男子也纷纷取出箭矢。

一匹匹飞驰奔跑的战马上,突厥男子拿著弯弓,对著伏子厚与李世民二人放箭。

然而面对伏子厚,突厥人射出的箭矢,威胁小之又小。

突厥骑兵仅有前面的人拉弓射箭,箭矢本就不多,有著预感加持,伏子厚拿著马槊不断挥舞,几乎把大部分射来的箭矢全都扫落,剩下的箭矢就算偶有遗漏,也没多大威胁。

反观骑马狂奔的李世民,因为前面仅有伏子厚一人,视线良好,无需顾虑,拿著箭矢不断放箭。

望著成群杀来的突厥骑兵大军,伏子厚与李世民二人,一个拿著马槊,一个在拿著长弓,顷刻间便与突厥骑兵大军交上手。

“杀!”

伏子厚拿著马槊,不断斩杀李世民放过来的突厥骑兵。

片刻后。

因为有李世民那神乎其神的箭术,伏子厚自己都记不清,杀死多少突厥骑兵,望著一个接一个源源不断杀来的突厥人,手里的马槊就没有停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男异能废柴,绑定女神枪系统?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