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挖人参也算是有学问的(2/2)
即便是同一品阶的四品叶人参,由於“五形”“六体”的差异,价格也能相差十几倍之多!
从王喜栋脸上的神情,夏长海便能清楚地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但既然已经决定用小木棍挖参,那就只能儘量小心操作,確保万无一失。
夏长海蹲下身来,將那根木棍小心翼翼地插入泥土中,
前后轻轻晃动,让周围的泥土变得疏鬆一些。
参须紧紧地裹在泥土里,想要將其完好地分离出来,
绝不能使用蛮力,更不能用铁器去刨挖。
因为一旦用水冲洗,参须就会受损,即便当时没有断裂,也会对“五形”造成严重影响。
这可是夏长海前世在北韩山区吃了不少苦头才学到的宝贵经验!
前世,由於特殊的境遇,夏长海曾孤身一人在北韩的深山里度过了两个月的时光。
眾所周知,那个国家的体制较为特殊,对於非法潜入的外国人,
一旦被抓获,轻则判处无期徒刑,重则直接枪毙。
为了求生,夏长海在山里过著如同野人的生活,
衣服破烂不堪,无法更换,常常衣不蔽体,
能吃到酸果就算不错了,有时为了寻找一口饮用水,不得不翻越好几个山头。
不过,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他也有了不少意外的发现,人参就是其中之一。
(冷知识:北韩是野山参的重要產出国)当然,他挖参並非为了食用。
虽然人参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大补之物,但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
身体根本无法承受这种滋补,弄不好还会適得其反,给自己带来灾祸!
这一点,国人们大多心里清楚。
夏长海挖参主要是为了换取生活物资!
北韩当地也有猎人,他们同样深知人参的珍贵。
因此,当这些猎人发现像夏长海这样的外来者时,会选择用物资进行交易。
盐、火柴、火绒等生活必需品都在交易之列,人参的品相越好,能够换到的物资就越稀缺!
夏长海心里明白,这样的交易並不划算,但为了生存,他也只能无奈妥协。
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他被逼著练就了一身不用专业工具也能挖参的好手艺!
十分钟后,夏长海成功地將那株二品叶人参从泥土中挖掘出来。
早已准备好苔蘚的王喜栋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归拢参须,
將人参放置在苔蘚中央,然后將苔蘚两边捲起,
外面再包裹上一层樺树皮,最后用树皮纤维当作绳子进行扎紧。
苔蘚具有很高的含水量,用它来包裹人参,
可以起到良好的保鲜作用,確保人参在两三天內不会干燥。
而外面的那层樺树皮,则主要用於防止人参受到磕碰和挤压变形。
在民间,用树皮和苔蘚包裹的人参被称为“打参包子”,
判断一个放山人是否经验丰富,只需看看他的挎兜里是否有这种“参包子”即可!
如果是五品叶、甚至六品叶的大货,参包子需要包得又大又粗,
外面还得用红绳扎上两道,取双数以图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