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6章若非为义子,都要以为陛下要另立太子(1/2)
“这有什么?”秦善道口才远胜其兄秦怀道,岂会轻易被嚇住,“燕王殿下確实强调过,特战队的长处在於小股作战,执行侦察、刺杀与斩首任务,可他从未禁止我们参与正面会战。”
“况且,军校新练的骑兵战术,讲究远射程压制,利用我军新式长弓的优势,让高句丽人无法近身,只能干吃亏。这种战法,不也正合我们特战队的胃口吗?”
段移石摇了摇头:“想法虽好,但我担心军中同袍会误解,以为我们特战队贪生怕死,觉得军校出来的人都不敢与敌军正面硬撼。”
段移石的话並非全无道理。
毕竟,时下军中风气依旧崇尚猛衝猛打,对於军校所倡导的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术,许多將士仍心存疑虑。
“匹夫之勇不足为恃,最终的战果才是关键!”秦善道对此不以为然,“你看看前些时日我们在辽东城內的作为,谁敢轻视我们特战队的功劳?”
“此战,只要我们的游骑战术奏效,旁人还能有何话说?说不定战后,他们还得爭相跑来向我们请教呢!”
秦善道向来只看结果,在他看来,再悍不畏死,若是输了,便毫无意义。
……
另一边,在一座高耸的瞭望台上,李绩手持望远镜,对身旁的李世民沉声道:“陛下,高句丽人看来是打算倾巢而出,做背水一战了。”
“根据斥候回报,辽东城守军约莫三万,如今出城的兵马数量,与此相差无几。”
高台视野开阔,又有望远镜之助,数里之外敌军的调动也清晰可见。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神色颇为轻鬆:“前日段移石他们出城后匯报,城內已是人心惶惶,军心动摇。”
“如此境地,高句丽守將除了出城决战,別无他法。”
“更何况,昨日我们已接到想儿从平壤发来的飞鸽传书,高桓权已然起事,並且攻克了汉城。这於我们而言,无异於天赐良机。”
面对兵力相当的决战,李世民信心十足。
“確实如此。我军此次出征不足六万,所获战果却已远超前隋三征。若能一鼓作气,或许真能毕其功於一役,彻底扫平高句丽。”
“想儿出征之前,便与朕商討过战后经营辽东的方略。”
“建设局已在加紧招募工匠,只待此战结束,便会立刻从幽州动工,修筑通往营州,再由营州直抵辽东城的水泥官道。”
“从营州直抵辽东城?”李绩闻言一怔,“陛下,燕王殿下就这般断定他那两万水师能攻克平壤?又如此確信我们这边一定能拿下辽东城?”
在他看来,兵分两路,水陆並进的策略固然高明。
但他对李想这位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的预期,也仅仅是希望其水师能牵制部分敌军,为辽东主战场分担压力罢了。
“呵呵,茂公,你还是太小看想儿了。”李世民笑道,“坦白说,朕从前也未曾发觉,想儿在军略上竟有如此惊人的天赋。”
“放眼年轻一辈,恐怕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他麾下的秦安然、席君买等人,亦有所不及。”
“你想想,想儿的水师刚到高句丽,高桓权便举兵反叛,这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