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房子的重要性,不满(1/2)
张泽当了王大拿的徒弟,待遇好了,乡下老娘也不用租土财主的地,家里的情况好了起来;
49年以后,家里分到了土地,日子越来越好,53年娶了媳妇,更是兴旺起来;
这年代的女子很贤慧,照顾老娘,地也没落下,任劳任怨;
去年老娘因病去世后,他就动了让媳妇孩子进城的打算;
第一,参加农村合作社,大家一起干活,一起生产,最后分粮食,也就图个饱饭,来城里他也有能养活,不想让媳妇受那份苦;
第二,在京城已有七八个年头,见识广了不少,他知道,孩子不读书就没出息,所以,想让娃娃读书,说不定能当个干部,改变受苦的命运;
可进城哪那么容易?首先得有房子,否则,户口转不过来,食定量,解决不了户口,吃什么呀?
现在好了,小师弟解决了住房,加上各大工厂放出招工消息,这批人可以办理城市户口,借这股东风一举完成心中所想,自然是开心的!
其他几人也差不多,王文超是城里的,但家里兄弟多,没房子就娶不到媳妇,之所以来轧钢厂,房子占了很大因素;
李林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个弟弟和妹妹,妹妹不用考虑,弟弟眼看就长大了,按他们家的规矩,父母要跟着弟弟生活;
也就是说,最后,离开的人肯定是他,现在有房了,最大的困难解决了,这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了,再怎么说,咱也是小师弟,有好事儿,自然要替师兄考虑;
虽然能力有限,但,好歹干了好几年了,这点人脉还是有的!”
何雨柱见三位师兄开心,由衷的为他们高兴,同时,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南锣鼓巷95号院,还有不少空房子,这次招工,想必就能住满了;
与其住进来一些不认识的存在,还不如让几位师兄提前进场;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随着55年的到来,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强,三年的自然灾害将矛盾激化到严苛的边缘;
真到那时候,很大一部分人都吃不饱肚子,在饥饿的面前,人性的丑陋会彻底爆发,为了一口吃的,丑事怪事都不足为奇;
周围都是了解的人,好过不知底细的陌生人,重生到现在已有五年,得意也罢,失意也可,从没放弃过对这时代的敬畏;
更何况,现在有了媳妇和孩子更要谨慎,剧情已经完全改变,虽然厂里变化不大,但大院已经不是自己知道的大院了,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何雨柱带着兴高采烈的三人到营房科办了手续,二师兄张泽住中院贾家,隔壁就是耳房,何雨柱的面子加上有媳妇孩子,耳房也拿了下来;
三师兄王文超住后院,虽然是一间后罩房,但张泽已经很满意了,就在聋老太的隔壁;
四师兄李林也住中院,贾家另一边,二师兄和四师兄将贾家夹在中间!
何雨柱原本的意思要上两间倒座房,住到阎埠贵家旁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