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同门利益,1958年(2/2)
否则,谁的面子都不卖,直接怼回去都是轻的,惹急了,当场罢工的可能都有;
果然,是人都有弱点,何雨柱也不例外!
“老邱,寿宴没问题,何师傅答应了,这小子还说要让老爷子吃出妈妈的味道,哈哈。。。”
李怀德拿起电话就拨了过去,两人都喜欢吃,机关的时候就是朋友!
“老李,这小子没夸张吧?粤菜和川菜可是两个极端,他真的能行?”
“那是当然,你又不是没吃过他做的菜,千万别怀疑何雨柱的厨艺,否则,有你受的!”
“哈哈。。。那不能!”
“嗯,虽然是我让过去的,但该有的规矩要有,可不能让我难做啊!”
“那是当然,规矩我都懂,一次二十,给点食材!”
“嗯,别人都是三十一桌,二十算给你面子了!”
“咱们可是兄弟,这点面子肯定得给不是?”
。。。。。。
李怀德挂断电话,陷入沉思,柱子外活的价格一路攀升,从最开始的五块到了三十;
即使如此昂贵,这些人依旧争相邀请,还不是厨艺打底?他也收割了不少人情;
看来,以后得多关照柱子,总不能白薅羊毛吧?有往有来才是交往之道,一方一味的付出,长久不了!
何雨柱可不这么想,这一年,李怀德断断续续帮他介绍了不少客户,积攒的人气和收入也不少,各取所需嘛!
时间转眼即逝,来到了1958年年底,何雨柱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老大何英,老二何茜,老三尚在襁褓,何跃进;
经大食堂和炼钢铁,钢铁年产量1108万吨,生铁产量1369万吨,算是完成了二五计划指标;
自此,老百姓们火热的心渐渐凉了下来,开始专心工作;轧钢厂继续谋求扩大再生产,产量代表了政绩也代表了能力;
同时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何雨柱的小空间内也积攒了不少粮食;所谓日积月累,棒子面,红薯,精米,白面,猪肉等等数量还挺庞大的,至少能保证五个家庭三年所需;
58年的冬天只有干冷,没下多少雨,几千年的种地经验告诉广大农民伯伯,瑞雪兆丰年,冬天没下雪,来年的收成可能就是大问题了;
“呦呵,咱们的二大爷这是干嘛去了呀?心情不是很好嘛!”
难得休息,家里的孩子太闹腾,何雨柱想去外面透透气,这不,还没出门就看到阎埠贵拉着脸回来了!
“别提了,跟几个老友去敲冰窟窿去了,结果,一无所获,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今年河里都没多少鱼了!”
阎埠贵摇头叹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兴致勃勃的约了几个街坊弄鱼,砸开冰窟窿,一网下去,搞了个寂寞!
“通惠河?”
“北护城河,冻的够呛,啥也没有,柱子,不跟你唠了,咱先回家暖暖身子!”
“得嘞,回见!”
何雨柱脸色凝重,不可能啊,虽然城市建设和环境意识不强的缘故,这几年鱼资源下滑严重,但也没到这个程度才对,咋就弄不到鱼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