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一体两心(1/2)
在日復一日的潜心修行中,四人沉浸於对圣贤之道的深度感悟。
他们如同乾涸土地上渴望甘霖的幼苗,不断汲取著智慧的养分。
灵力愈发雄浑厚实,精神力与感知力也获得了显著提升。
尤其是梦澜和王胜,在聆听王晨那別具一格的见解后。
仿佛被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內心的迷雾,如同醍醐灌顶,就此开启了全新的修行视野。
他们对修道的理解焕然一新,曾经縈绕心头的疑惑如轻烟般散去,执念也隨之放下。
世间修炼者多如繁星,能凭藉自身努力达到灵海境,已然是相当不易。
像那些世家大族的弟子,藉助各种丹药仙草的辅助,即便资质平凡,突破灵海境也並非遥不可及。
然而,化神境却是修炼者一道难以跨越的分水岭。
一部分人凭藉武修的刻苦磨礪,加之难得的机遇,或是获得高等秘籍、上等心法,再辅以自身天资,从而踏入此境。
还有些人则通过文修之途,於经典中感悟真理,在尘世里磨链心智,歷经人性的重重考验,凭藉超凡悟性实现突破。
至於合体境,其要求与前两者截然不同。
想要突破此境,修炼者需进化自身精神力,条件极为苛刻,必须文武双修,做到知行合一。
不仅要在武艺上不断精进,更要深入凡尘俗世,运用智慧去驾驭这人间百態。
以游戏者的身份与世界互动,而非孤立地参禪悟道。
单纯的空想,绝无突破合体境的可能。
这一过程充满了危险与挑战,许多修炼者在这个阶段,会幻化出心魔。
心魔一旦滋生,一体两心,相互拉扯、撕裂,最终將修炼者引向两条背道而驰的道路,善恶仅在一念之间。
这一艰难歷程,完全取决於修炼者的心境。
究竟是秉持“去人慾”的中正平和,还是走向“灭人慾”的极端之路,便在这微妙的抉择之间。
不少修炼者在“灭人慾”的极端方向上渐行渐远,最终被自己幻化出的强大恶念所征服。
形成偏执的执念,陷入“已知的傲慢”中无法自拔,从此再无回头的机会。
而王晨所提出的“放下对立”,恰是引领修行者走向正道的关键转折点。
唯有放下对得失的执著之心,才有机会超越对立,实现融合统一。
以自然之道为指引,用温和的方式融化人慾,而非採取极端的消灭手段。
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循序渐进,不骄不躁,这才是修炼者应遵循的正確路径。
这便是王晨身为极品天资者,与他人的最大差异,也是他作为天选之子的幸运所在。
他总能在纷繁复杂的万千选择中,精准地找到那条最为正確的道路。
犯错越少,前行的步伐自然就比芸芸眾生要快得多。
毕竟,一辈子都无法看清事物本质的人,与一分钟便能洞察本质的人,註定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跡。
当然,这一切成就皆建立在王晨刻苦学习的基础之上。
倘若他如今仍局限於铁匠铺中,或许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铁匠罢了。
所有幸运的根源,源自那颗渴望改变命运、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孝心。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种无意识间释放的善心所蕴含的愿力,正是吸引好运降临的起始点。
愿力大於业力,业力大於能力。
能力是由环境改变的,环境是由心境改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