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1/2)
第94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去年的时候,太史慈还是东莱郡的奏曹史,这个位置算是郡吏,典型的位卑而权重,虽然职位比不上县令,可只有郡守的心腹才能担任。
当时东莱郡的太守和青州州牧发生矛盾,州牧觉得太守不服管理,竟然敢不服从自己的命令,这是对抗朝廷,这是要造反。
太守觉得州牧是在乱命,本官身为朝廷委任的两千石,东莱郡数十万百姓都在本官的肩膀上扛著,你一个上面来镀金的州牧懂什么?啥也不是。
於是,州牧和太守都写信到洛阳去告状,
州牧告太守不服从朝廷管理,太守告州牧不了解地区实际情况,天天瞎搞。
大汉嘛,讲究的就是大小相制。
过去的时候是刺史,太守和刺史互相看不惯,是朝廷乐於看到的。
太守和刺史在朝廷那里互相告状,洛阳诸公才会放心。
不仅太守和刺史是这样,县令和太守也是这样。
县令要是觉得太守在瞎搞,也可以直接给刺史上书,让刺史来主持公道。
而刺史一般都比较乐意给县令主持公道,给太守难堪,以此建立权威。
所以,互相告状这种事儿其实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时候,往往谁的上书先到洛阳,谁就会占据先机。
当时太史慈就负责把郡守的上书送到洛阳,但是等太史慈到洛阳的时候就发现刺史的上书已经到洛阳了。
然后太史慈就动用了自己的惊世智慧:盗取並破坏刺史的上书。
最后,郡守的上书顺利到了。
可太史慈也因此受到了刺史的记恨。
於是,他就辞官了。
歷史上太史慈为了避祸,还直接跑路辽东了。
如今,刘备感受到太史慈散发出来的气息:顶级宗师,刚突破不久的顶级宗师。
有这样的实力,自然不需要跑辽东避祸。
“玄德公,东莱郡局势危急,还请玄德公相助!”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说著,太史慈就单膝跪地,给刘备磕了一个。
磕完之后,刘备双手扶起太史慈:“子义,莫急,且细细道来。”
“玄德公,东莱郡本就是当年管亥的避祸地之一,残留著不少黄巾余孽。”
“如今,管亥围困北海,横扫郡县,再加上玄德公短短月余时光,镇平原、
扫乐安、平济南、稳齐国,四国之地的黄幣都被清理,於是,贼人便有了合流的趋势。”
“如今,东莱郡数十名大小贼寇,相约一起,想要投奔管亥。”
“管亥也已经派遣五万黄巾前往东莱郡,一旦双方匯合,立刻就能聚集至少二十万黄巾!”
有了二十万黄幣,就能打县城了,除了郡城还能抗一抗,其他的县城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城墙这玩意儿,挡不住黄幣的超凡啊。失去了城墙,拿什么对抗十方以上的黄巾?
“郡內局势如何?”
“太守掛印而去。”
说著,太史慈就更有些不好意思了。
去年的时候,他还是太守的心腹,如今这样的关键时刻,太守竟然掛印而去,一点担当都没有,实在是,实在是让人难以启齿,说出来都丟人!
“玄德公,太守掛印而去,诸多世家豪强更是纷纷坐船出海,或者前往辽东,或者前往淮南扬州等地暂避,如今东莱郡內,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能跑的都跑了,那么不能跑的呢?
有的咒骂朝廷,有的辱骂太守。
对这些人,太史慈能说什么呢?
不过,也有一些人面对如此绝境,决定奋力一搏,所以太史慈就来刘备这儿了。
换而言之,刘备的到来,正是时候。
若不是刘备兴兵討贼,重视百姓,仁德之名远洋,那么诸葛瑾就不会向刘备求救。
如果不是诸葛瑾向刘备求救,刘备答应了並且击败了泰山黄幣,救下了泰山百姓,那么崔琰、孙乾也不会直接过来拜访刘备。
如果不是刘备直接带著兵马来到了柳山附近和管亥对时,摆出了一副要拯救北海百姓的样子,太史慈此刻兴许早就带著亲娘一起跑路辽东了,哪里还会想著试图拜访刘备,看看有没有机会拯救东莱郡呢?
天下事情的发展,从来都是一环套一环,没有什是平白无故的。
歷史上的刘备也是如此,若不是他率兵击败北海黄幣,就无法获得孔融的赏识,名声也没法进一步在青徐二地传播。
名声传播了,孔融赏识了,又真的敢打曹操,又真的去救了徐州,再加上外地人没根基好控制,这才成了徐州牧。
只是,歷史上的刘备,没有把握住徐州牧的机会。
所以,徐州得到的很容易,失去的也很容易。
可如果歷史上的刘备,本部能有万余精兵,还各个都识字,那守住徐州肯定没问题,只是他没有。
刘备想了想,隨即就让人拿出了一副地图,指著地图说到:“子义,非是备不愿意救援,实在是大军很难穿过北海进入东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