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先秦藏书(1/2)
第127章 先秦藏书
“长文,你觉得一百斤黄金和一百斤石头同时从高塔之上落下,谁先著地?
1
陈群看向了提问的荀或,又看向了远方的高塔:“原本,群以为会是黄金先落地,但没想到,竟然是同时落地。”
“长文也亲自实践了?”
“是啊。”陈群点了点头。
何止是他!
但凡知道实验內容的人,又有能力的,都悄悄的做过这个实验。
实验很难吗?
一座高塔而已,隨便一个宗师,再给一些时间,都能製造出一座临时高塔出来。
一百斤黄金確实不少,可但凡是世家,谁家拿不出来啊?
陈群虽然人在洛阳,兜里確实没有一百斤黄金这么多,可他朋友多啊。
颖川那么多世家子在洛阳,喊上几个朋友,一家凑一些,总能赞出来一百斤黄金。
至於宗师,如今的颖川,在放开各家族学传承之后,还真不缺宗师!
就连少年宗师的数目,也远超过去!
“三日前,周郎送出邀请函的时候,鲁子敬以青州刺史主簿的身份,向朝廷献上了一批竹简。”
陈群顿时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到这里,又发现不知何时,荀或已经布置了一道阵法,保证周围看不见这里,也听不见声音,这才放下心来,静静的听荀或讲述。
如今的陈群,年纪还比较小,过了年也才十五岁,距离宗师也不远了,所以他也收到了周瑜的邀请。
按理说,已经很值得大傢伙儿羡慕了。
可是再看看眼前的荀或,陈群心中的那一点点骄傲,顿时就没了。
眼前的荀或,才是颖川世家家主们嘴里別人家的孩子!
“先秦诸子的传承,难道是真的?”
“还不確定!”
“三日前,鲁子敬在上书之中称,刘备无意间在北海附近的某处悬崖底下,
发现了不少先秦时代的传承。”
“这些传承,包罗万象,什么都有。”
“朝廷为了確认传承真假,便邀请各方大儒一起辨认。”
“为兄侥倖获得朝廷邀请,也在辨认之列。”
“这些竹简,一共有七万多根,有不少顺序都被打乱了,有不少是重复的,
甚至是错误的。”
“那时,包括为兄在內,一共有十三位大儒。”
袁氏当代家主袁基、代家主袁,杨氏当代家主杨彪,黄氏当代家主黄婉,
尚书令卢公,博士蔡邕想到蔡邕的时候,荀或就忍不住回想起了蔡邕的经歷。
蔡邕在儒学之上的造诣,没人怀疑。
他毕竟是主持编撰熹平石经的主编之一,顶级大儒。
熹平石经编撰之后,放置在太学之外,供天下太学生学习,所以,蔡邕的人脉,也没人怀疑!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学习了熹平石经的太学生,都可以自称为蔡邕的弟子,就看蔡邕认不认而已。
但蔡邕在政治上的才华,基本上近乎於无。
在连续得罪了不少人之后,天子下令,让蔡邕在太学之中担任博士。从那以后,蔡邕就一直在太学之中治学,如今多年不曾出手,也有人怀疑,他是不是苦修十二年之后成大宗师了。
“总之,其他十二位,每一位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儒。”
“那一批竹简之中,有的是前朝时的篆字,有的是列国文字,还有的是前朝铭刻在铜钟、大鼎之上的文字,甚至还有不少图形、图案一样的文字。”
“为了迅速弄清楚这批古籍的真相,我等十三人联手,不断辨认、记录已有的字,同时根据上下推测不认识的字,最后再直接推演天机,利用天机来確认,
竹简和竹简之间的前后顺序!”
“歷时三日夜,也才翻译出一大半,这些內容差不多是七本书!”
“这七本书分別是初级数学、初级政治、初级歷史、初级物理、初级化学、
初级农业、初级生物。”
“这名字听起来也不像是诸子的传承啊”陈群直接问道。
诸子的传承,哪有直接起这么个名字的?
这一点都不诸子!
荀或也点了点头:“最初之时,或也是这么想的。”
“可隨著翻译的进行,或发现,这七本书並不是单纯的某位诸子的学问,更像是某位大家,学遍百家之后,汲取百家之精华,所编撰出来的一套蒙学教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