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老贼,欺我太甚!(1/2)
第141章 老贼,欺我太甚!
陈仓这次也是凉州人造反,声势浩大,动摇三辅之地,威逼关中。
这种事儿,这些年来,在凉州时常发生。
问就是羌人被压榨,受不了起兵造反。
问就是,本地豪强不满朝廷,举兵造反!
反正凉州的羌人,时常造反。
大汉朝廷为此镇压了上百年,如今还在继续镇压。
至於羌人造反背后,有没有凉州本地的世家豪强参与,只能说懂的都懂。
以至於朝廷上一度出现了:大不了放弃凉州的论调。
可能就是因为大汉朝廷主动放弃了并州,看到了并州本地世家豪强的悲惨下场,所以凉州人不愿意自己和并州人落得一个下场。
於是,凉州人就学会了养寇自重!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动不动就让凉州羌人造反!
动不动就威震关中!
动不动就威逼洛阳!
別管能不能威逼到洛阳,口號一定不能落下!
其实,解决凉州的羌人问题不难,只要朝廷愿意接纳凉州人成为高层!
只有以后大汉的三公,时不时的来上一个凉州出身的,大汉的尚书令,也时不时的来上一个凉州出身的。
只要朝廷能做到这一点,那都不用朝廷催促,凉州本地的世家豪强就能把羌人镇压的明明白白。
但可惜,这是豫州人的待遇,是河南人的待遇。
別说凉州羡慕豫州人了,当今天下,哪个州不羡慕豫州世家?
可朝堂上位置有限,你凉州人就是三等人!
豫州世家算是一等人,河北世家也算是打出了统战价值,勉强能算二等人。
凉州、幽州这样的,妥妥的三等人。
至於荆州南阳郡之外的地方,益州世家,最多三等人。
江东,撑死了四等。
每次凉州羌人造反,都会声势浩大。
然后,朝廷不得不派遣中央军前往凉州镇压。
每次镇压羌人作乱,都会重用、封赏一批凉州本地出身的豪强。
上百年来,朝廷也不记得自己到底平定了多少次羌人作乱,其中的投入,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恭喜主公,袁氏已经替主公打点好了,这一次您会继续升官。”
桌子上摆放著袁氏的密信和信物,董卓只看了一眼就没有继续看了。
“文优,我想到了段纪明。”
听到这个名字,李儒原本有很多话要说,可最后还是沉默了。
段纪明就是段颖,凉州三明之一,是一代战神,天下有数的大宗师,可是最后下场却很惨。
凉州三明之中,有两位主张招抚羌人。
段颖则是觉得,最近十几年来,朝廷为了平定羌人叛乱,前后费了数百亿的军费,以至於大汉的財政都崩溃了。
於是,段颖决定,採用铁血手段。
击败了羌人之后,直接把羌人全杀了。
过去的时候,羌人被朝廷中央军击败了,也不是很怕,首领死全家,弟兄们过段时间,继续该抢劫抢劫,该放牛放牛,大傢伙儿也都习惯了。
可谁知遇到了段颖这么个不讲武德的,把大家击败俘虏之后,竟然全杀了!
於是,羌人们畏惧段颖,凉州世家豪强们也觉得,段颖背叛了凉州。
你这傢伙,明明出身凉州,如今却一口气杀了这么多投降的羌人。没了这个羌人背锅,以后大家还怎么时不时的闹上一次?还怎么找朝廷要钱?还怎么靠著平定羌人,升官发財?
世家们也觉得,段颖投靠宦官,打击士人,是宦官的人。
最终,朝廷看不上段颖,羌人畏惧他,本地世家豪强也不欢迎他,下场可想而知。
“论兵法,凉州三明其余两位也就给他提鞋。论实力,是一代战神,天下闻名的大宗师,可最终的下场却很不好。”
“他不是忠臣吗?”
“他替朝廷平定羌乱,这么大的贡献还不够吗?”
“最后,论功行赏,成为太尉,位列三公,可结果呢?下场呢?”
“至於升官,我就算升官,又能做什么官?”
“即使我像段纪明那样,靠著军功成了大汉的太尉,又有什么用呢?关东土人谁会搭理我呢?”
“忠於天下,就是宦官!”
“忠於世家,就是道德正直之人。”
说著,董卓就离开了营帐,看到了嘰嘰喳喳的士兵。
这些士兵,杂胡居多,很多士兵毛髮的顏色都不是黑色。
一共四千骑兵,汉家儿郎只有一千,剩下三千全是胡人。
有的是金毛,有的是白毛,有的是杂色毛髮,即使是汉家儿郎,也有不少眼珠子是褐色的.—..—
“都是边地武人,你说刘玄德怎么命就这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