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白马將军(1/2)
第165章 白马將军
刘备带来了五千安民军,其中四千步兵,一千亲卫。
赵云这里原本就有三千骑兵,两千步兵。
公孙瓚又带了两千白马义从,四千杂骑。
加在一起,光是战兵就有一万六千,其中步兵六千,骑兵一万。
汉四郡的世家豪强,一看到这样的声势之后,也纷纷你出五百,我出一千,
他出一千五,不一会儿,就凑了一万五千步骑,其中骑兵四千,步兵一万一。
这一万五千人,正面攻坚是不指望了,但是等到安民军和白马义从,把敌人主力击败之后,叫的衝上去收割的勇气还是有的。
刘备和公孙瓚骑著宝马,並排前进,此刻二人正在侦查地形。
大战之前,事先侦查一下周围地形,做到瞭然於心,知道这个地方能展开多少兵力,能投入多少兵力,知道哪个地方適合伏击,適合多少人伏击,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河流足够大军引用,適合扎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相当程度上决定著最终决战的胜负。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將领甚至是主帅,亲自出来侦查。
比较有名的就属李二了,李二虎牢关名震天下之前,就曾经带著尉迟恭一起跑到附近侦查,最后被敌人发现,直接派遣大军围杀,李二仗著马快,反覆撩拨敌军(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点就是,敌人利用优势兵力,前后包抄,李二差点被围在里面出不去了)。
此刻,刘备、公孙瓚,身后还有赵云以及白马义从、刘备亲卫、赵云亲卫。
加在一起,也就二百人左右。
可这二百人,修为最低的也是超凡,宗师更是不计其数。
就连大宗师都有刘备、赵云两位。
公孙瓚这位白马將军,也是赫赫有名的顶级宗师,他的身旁,也追隨著数位宗师。
原本公孙瓚还觉得,刘备虽然官位起来了,但是硬实力应该是比不上自己的可是此刻,感受著刘备的气息,又看了看刘备身后的赵云,再看看陈到等眾多宗师,一时间就没有和刘备继续比较的想法了。
“伯兄,最近几月,你征討乌桓,战况如何?”刘备直接问道。
“还好。过去的时候,刘幽州和我意见相左。”
公孙瓚本来想说刘虞老儿,但是考虑到刘备也是宗室,也就在心里给刘虞换了个称呼。
“幽州面积广大,地形狭长,处处都是边境,至少几千里的边境线,一味地防守,根本守不住。”
“所以,一直以来,为兄的主张都是打!”
“只有把乌桓人、鲜卑人打怕了,打到他们不敢南下而牧马,打到他们不敢弯弓而报怨,才算是彻底结束。”
“可是一直以来,为兄力量有限,白马义从到现在也才三千之数,杂胡到现在也就才七千。”
“靠著这一万人,为兄不怕任何一个乌桓、鲜卑部落,正面战场上,也有信心击败他们。”
“听说,师兄您和刘幽州有些矛盾?”走著走著,刘备直接问道。
不读史书之前,刘备可能以为这就是单纯的公孙瓚和刘虞的矛盾。
但深入了解大汉,再结合史书之后,刘备觉得,这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別的事儿。
“我和刘幽州,是有一些不和。”
“刘幽州认为,幽州力量薄弱,边境太长,乌桓人数目又太多,若是一味地征討,只会让乌桓人团结起来反抗大汉。”
“刘幽州认为,如今的幽州,歷经黄巾之乱后,民生凋,急需休养生息而不是大战。”
“刘幽州私下里劝说我的时候说,如今朝廷財政困难,已经无力在幽州再开闢一个战场了。”
“所以,刘幽州就希望我能放下对乌桓的仇恨,让我不再征討乌桓、鲜卑。”
说到这里,公孙直接摇了摇头。
放下?
怎么可能!
刘备毕竟是在幽州长大的,所以他太清楚公孙瓚面临的局面了。
白马义从如今足足有三千之数,公孙瓚能有多少钱养兵?
光靠走私战马,一年才走私千儿八百匹,除非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从幽州买入,直接从洛阳卖出,那確实能养得起三千白马义从,但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关係,战马刚离开幽州就会被冀州本地土匪给劫了。
至於这些本地土匪,和大汉官军怎么这么像,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相当一部分白马义从,以及杂骑,都是家破人亡之辈。
他们可能数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时候,因为乌桓、鲜卑的入关,家里人被杀光了。
如今长大了,想要报仇,谁能阻止?
公孙瓚的白马义从,吸收了大量家破人亡,报仇心切之人。
顺著这群人的时候,公孙瓚是你好我好大家公认的老大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