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从学徒开始(2/2)
“甚至,隨便一个市级医院的主治医生,每年救治的病人数目,兴许都能过万。”
“至於他们,更是优中选优,实不相瞒,对於这些同行,孙某佩服的很。”
“可惜大隋太过落后,根本组建不起这样成体系的医疗模式。”
“大隋没有这么多正规的医院,也没有这么多优秀的医生,也没有这么多便宜的药物。”
“虽然我在平板上看到过不少大夏医疗领域的缺点,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大夏的医疗体系,事实上为大夏十四万万百姓提供了基础的兜底保障。”
“和这些医生交流,我只感觉惭愧。”
“说是交流,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我在向他们请教。”
“我唯一能和他们互相交流的,也只有这一手针灸之法了。”
“但即使是针灸之法,过去的时候,大多配合真气一起使用。如今,失去了真气的加持,光靠针灸,还能有几分疗效,也有待验证。”
“孙老谦虚了。”秦东流笑著道。
“孙老的针灸之术,领先大夏至少一个时代。”
“哪怕没有大隋那么有效,但进一步开发人体潜力还是没问题的。无论是治病还是修行,都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少研究人员,都打算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了。
孙思邈微微摇头:“只是不知道为何,总感觉两边的医生涇渭分明。”
“中医和西医,当年也不知道是谁起的这个名字—.”说著,孙思邈就摇了摇头。
这名字起的,孙思都无语死了。
你管他什么中医西医,能救人能治病的才是问题的核心。
老中医们给病人看病,也拍片子啊,也用温度计量体温啊。
狂年的主治医生们的家人,从小到大感冒的时候就没喝过红薑茶?
怎么到了大夏,两者就像是井水和河水一样,涇渭分明了?
在孙思邈看来,无论是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只要拥抱科学,积极向前,那都能算得上是现代医学。
何必非要分个中西?
不过,孙思邈今年都八十了,他也见识过不少。所以他也清楚,这背后不是一个名字的问题,涉及到的问题可能更多。
或许是二者背后,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利益团体,如今成了党爭的模样,你支持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就支持。
或许是某些歷史遗留原因,以至於二者水火不容。
反正,孙思邈確实是看不惯这种现象。
当然,拋开这点不谈,孙思邈对大夏的各种医疗器械、技术、理论,还是非常认可的。
“秦院长,接下来我想当一个学徒,从头开始学起。”
“我现在就感觉自己很多理论都不了解,很多器械都不会操控,连知其然都做不到。”
“先生放心,相关课程已经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