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八月!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些(2/2)
同时,动画和特效团队的组建也提上了日程,为未来的大片製作奠定技术基础。
顾俊辉在横店的日子,既忙碌文愜意。
其主要精力放在跟进影视基地的工程进度上,不仅监督了施工细节,还特別要求合作的建筑公司为工人配备统一的工装和防滑劳保鞋。
甚至考虑到暑期高温,特意调整了施工时间。
让工人们早上6点开工,11点收工休息,下午则推迟到3点半后再出工,巧妙避开了正午11点到下午3点的酷热时段。
虽然考虑过组建自己的建筑公司,但鑑於国家房改政策要到明年才推出。
且当前事务繁多,便暂时搁置了这一想法。
其实,顾俊辉心中早有人选一一韩旭东的父亲韩建国。
作为市里老牌工程承包商,手下有支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且正逢企业改制,市建筑公司效益滑坡,正是整合资源的好时机。
他计划明年先以韩建国的工程队为班底,承接一些小型基建项目。
待房改政策落地后,再逐步將其打造成覆盖地產开发、商业楼宇建设的综合性建筑集团。
未来辉远投资旗下的公司、像总部大楼、员工住宅区、乃至实业板块的工厂厂房、新能源產业园区。
都將由这支队伍搭建。
仅这些自有项目的工程量,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大型建筑集团的运转,根本无需依赖外部房地產市场。
而在实业布局上,顾俊辉的野心远不止於影视,
其早已將目光投向新能源领域的全產业链一一当前新能源概念尚未兴起,鋰矿、镍矿等资源价格正处於歷史低位,正是在源头抢占矿產资源的最佳时机。
他计划趁著明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低谷期,在股市低迷、资產价格暴跌时。
通过海外资本运作悄悄收购一批关键矿產企业,建立资源储备。
待时机成熟,便从技术研发入手,先用五到十年时间深耕摩托车、两轮三轮电动车等轻型代步工具的动力系统,积累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
同时並行推进传统燃油车整车技术的研发与储备,通过收购或合作掌握髮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部件技术。
后续十年,再依託前期技术积累与供应链体系,全面切入新能源汽车整车製造领域。
同步搭建售后网络、配套金融服务,形成“资源开採-冶炼加工-核心部件-整车製造-
后市场服务”的全產业链闭环。
他知道,分阶段、多赛道的布局,既能规避早期新能源產业的不確定性风险,又能在未来汽车產业变革中实现全领域覆盖在7月下旬的这段时间里,横店影视基地的人们常能看到顾俊辉的身影。
其身边要么陪著俏秘书田甜,要么带著可爱的刘一菲。
刘晓丽因在《还珠格格》中饰演令妃一角,同时还要兼顾公司舞蹈总监的工作,十分忙碌。
所以刘一菲大多时候由顾俊辉照顾。
刘一菲对演戏颇有兴趣,儘管在《还珠格格》里只是饰演一个十岁左右、仅有2场戏的小格格,一天就拍完了。
但她总缠著顾俊辉带自己去片场“看热闹”,顾俊辉也乐得带著她熟悉环境。
让刘一菲感受剧组氛围。
相比之下,楚若琳和高园园则因拍戏忙得不可开交。
楚若琳作为两部剧的女主角,拍摄周期紧张,常常奔波於各个片场高园园作为新人,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在片场努力提升演技。
而陈虹则成了顾俊辉身边的常客。
每当陈导出外景、顾俊辉閒暇时,她便整日赖在他住所,几乎形影不离。
顾俊辉送的12条奢华內衣被她频繁“用掉”。
有时顾俊辉兴起,她一天就要换上三条。
陈虹带著媚意调侃:“照你这『能力”,送来的12条,別说到9月。
怕是8月初就没了!”
在顾俊辉面前,陈虹彻底卸下了往日的精明与防备。
相较於过去接触的年长男性,顾俊辉身上兼具的年轻活力与强势掌控力。
让她感受到作为女人被极致满足的悸动,仿佛此前缺失的炽热体验,都在他这里得到了补偿。
这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让她愈发沉沦於这段充满激情的关係中。
她知顾俊辉身边从不缺优秀的女人一一楚若琳、刘晓丽、俏秘书,甚至是高园园都带著未经雕琢的灵气。
相较之下,自己的年龄、容貌並非绝对占优,这种认知让她隱隱產生压力。
於是开始频繁地健身、保养,甚至研读顾俊辉放在书桌上的商业书籍,试图跟上他谈论影视基地规划、资本运作时的思路。
陈虹在顾俊辉身边待得越久,越难自拔。
他身上那种年轻却又掌控一切的气场,让她甘愿拋下所有顾虑,只想著如何能更靠近他、留住他。
这种被征服后的沉沦,恰恰成为了顾俊辉魅力的又一层註脚。
无需多言,便能让一个成熟女性主动卸下所有防备,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他身边。
就在顾俊辉在横店享受著忙碌与悠閒交织的生活时,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
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固定匯率制,泰銖对美元匯率当日暴跌17%,开启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序幕。
此后泰铁加速贬值,市场恐慌情绪如瘟疫般扩散。
7月11日,菲律宾央行终因外匯储备耗尽,被迫放弃与美元掛鉤的联繫匯率制度。
比索开盘即暴跌11%,从1美元兑26.3比索骤贬至29.2比索,单日贬值幅度创下歷史纪录。
儘管菲律宾央行紧急动用外匯储备干预市场,並將隔夜拆借利率从15%升至24%,但仍无法阻挡资本外逃的洪流。
截至7月底,比索对美元匯率已累计贬值超20%,跌至1:32.5的歷史低位,
这场危机如同多米诺骨牌,迅速波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
国际游资在泰铁、比索上的巨额获利,吸引了更多跟风资本与投行加入战局。
以高盛为主的银团(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雷曼兄弟、贝莱德、美林等多家机构)纷纷为索罗斯等炒家提供更高槓桿的资金支持,投机力量呈几何级增长。
7月下旬,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匯率暴跌8%,从1:2.52跌至2.72。
印尼盾贬值幅度更达10%,突破1:2400关口。
就连作为东南亚金融中心、外匯储备相对充足的新加坡元,也未能独善其身,对美元匯率下跌5.3%,从1:1.41贬至1.48。
至此,东南亚多国货幣集体沦陷。
市场终於意识到,这並非个別国家的货幣危机,而是一场席捲整个地区的系统性金融风暴—
匯率市场的剧烈波动让国际炒家赚得盆满钵满。
而提前在四国货幣布局的顾俊辉,同样凭藉精准的操作收穫了巨大收益。
顾俊辉此前投入4700万美元,以40倍槓桿构建了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四国货幣的投机组合,总操作规模达18.8亿美元。
隨著7月各国货幣的剧烈贬值,该组合扣除5%左右的佣金、利息等成本后,净收益约1
.93亿美元。
加上本金后总计超过了2.4亿美元,为其后续资本运作提供了雄厚支撑。
当东南亚货幣市场陷入混乱,大量外资与避险资金开始寻找“安全港”,香港与台湾成为首选目標。
在7月11日当天,菲律宾宣布放弃联繫匯率的消息传来,恒生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应声暴涨。
当日恒生指数以14870.81点平开,消息公布后迅速拉升,最终收於15225.29点。
单日涨幅2.6%,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40%。
台湾加权指数早盘以9204.82点开盘,收盘报9322.83点,涨幅1.42%。
成交金额突破200亿新台幣。
而早在危机发酵之初,顾俊辉凭藉此前在泰国set指数与泰銖联动操作中积累的经验。
预判到避险资金將流向东亚金融体系相对稳定的香港与台湾。
他知道股市作为资金“蓄水池”的规律,早已通过杨柳与王志远在两地布下棋子。
7月11日当天,他下令將恒生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的槓桿从10倍提升至20倍,並要求当日內完成全仓建仓。
此前,杨柳操作的两亿美元已用10倍槓桿完成70%仓位布局,接到指令后,迅速协调十家合作机构。
以20倍槓桿(相当於40亿美元运作规模)在恒生指数15000点附近完成剩余仓位的建仓。
王志远则在台湾市场以同样策略,將2.4亿美元本金通过20倍槓桿放大至48亿美元规模。
在加权指数9300点左右完成全仓操作。
7月的风暴只是序幕,隨著索罗斯等国际金融炒家將目標投向更广阔的市场。
8月的金融战场即將迎来更猛烈的衝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