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別再说哥哥不心疼你(2/2)
別人捉黄鱔泥鰍,大多是晚间收工后乾乾,谁家会大白天撂下农活,一家子去捉黄鱔?
常征原先的打算是能拖一天就拖一天,哪天真瞒不住了,也就认了。
国营饭店可不是逮谁的黄鱔就收,也不是所有黄鱔都要。
如今他更不担心了,他和郑庆文的关係变得紧密,不说別的,最起码这黄鱔生意他能垄断下来。
国营饭店对黄鱔的需求量就那么点儿,况且程建峰要去市里,需求还会更少。
现下县里做黄鱔面的馆子一天用不了十斤,因为能吃得起的人少之又少。
常征早就计划好:先靠黄鱔赚点成亲的钱,然后再置把猎枪进山打猎。
因为毛皮能够卖给国营收购点,这才算稳定收入。
毛皮还能换外匯,只要数量可以,都有人收。
就算后头国营不收,也有私人愿意收购,再转到国外去卖。
不过,打猎毕竟也属苦力活儿。
真正能翻身的,还是养殖业。
只是养殖有机会赚钱,但风险也大。
常言说“家財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场疫病能全部死光,血本无归。
养殖的投入也高,每天都要投餵饲料,哪天都不能省。
就算暂时没病死,万一市场价突然滑坡,也照样可能亏本。
“我跟你哥这几年虽然来往少了,可兄弟情分还在。”
“別说哥哥不照顾你,姐姐家的黄鱔我都收。只要单条有三两以上重的,我按一斤三毛收;若是单条半斤起,我给五毛一斤。不过,你可別往外乱说。”
常征这话一出,赵如琴顿时眼前一亮,心里飞快地盘算起来。
如果都能钓到半斤以上的,那十斤就是五块钱呢。
要知道,以前他们家三口人一起下地干活,一年也攒不下五块钱。
要是能稳定持续,一个月那就是一百五十块!
那还用给別人当保姆,受那些“老蛇皮”欺负?
难怪邱亮敢说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三转一响”钱凑够来她家提亲。
只要她本人能挣钱,父母哪捨得让她嫁人?正好还能帮她哥筹学费。
若是能嫁给常征,她一定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要是嫁不成常征,那她谁也不想嫁,等供她哥读完大学,她就乾脆到庙里当姑子去。
她小姑就在一个庵里当主持,不愁没地方容身。
“征哥,这个钓黄鱔的鉤子多少钱一个?我打算买几个。”说著,赵如琴指了指邱顏手里拿著的鉤子。
她盯了一下午,发现邱顏能钓到十几斤黄鱔,全靠这玩意儿。
虽看著简简单单,可她自觉一时学不会,乾脆钱买现成。
“不用买,我这儿多送你两把。”邱顏主动回应。
因为她心里有点过意不去,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好姐妹,自己却对她隱瞒了实情,感觉抱歉。
於是,递了两把备用的黄鱔钓给赵如琴。
“那我就不客气啦。好姐妹啊,你可把我最心爱的征哥抢走啦。”赵如琴毫不掩饰地笑说道。
邱顏脸唰地就红了,赶忙解释:“阿玲……我,我没有啊。”
常征也没料到赵如琴会说话如此直白,这么敢讲。
不对,她以前就这么直,只是自己忽略了。
那会儿在学校,她常常打趣说等长大要嫁给他。
回想起来,那话並非玩笑,只是自己一直没在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