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十三势,郎道人(1/2)
第427章 十三势,郎道人
陈阳赶著骡车一路上山,时不时便能见到身著道装的武当门人四处巡视,好在尤宸溪与陈阳一同坐在车头,那些门人一见到他,口称一句“师叔”之后,便爽快放行,免除了许多麻烦。
上次来到武当山,只是路过其山门,而这一次却畅通无阻,只见这治世玄岳,芙蓉峰杰,紫盖岭巍峨,上有太虚之宝洞,朱陆之灵台,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据因遣散了香客的缘故,山上更显幽深,满山仙境景致,仿佛专为陈阳一行而设。
张玉琪自小在龙虎山长大,也不得不承认,就景致而言,武当山还要胜出一筹。
將骤车、行李暂交给知客道人看管,陈阳一行人等来到太和宫外,尤宸溪开口道:“陈掌门还请稍候,我这就去与师父通传。”
陈阳点点头,正想答应,却听得一个和蔼的声音自雄伟的太和宫內传来:“不必多礼,老七,將几位客人带进来吧。
d”
“是,师父。”尤宸溪恭敬地朝宫內拱手答话,见陈阳等人好奇地看著自己,略有些尷尬地道:“在下在诸位师兄弟里,恰好排行第七。”
於是,尤老七便引领看陈阳等人进入了太和宫。
此宫立於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最高点,乃是武当胜景,无论道人信士、香客游人,若来到这武当山,唯有登上顶峰,见到了这座殿宇,才是真正意义上来到了武当。此宫依託天险而建,城垣隨地势而布,坚固壮实,充分利用了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隆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磅礴之效,仿佛垂悬空中、独步云天,曾有诗云:“千层楼阁空中起,万叠云山足下环”。
这片名为太和宫的楼阁群,用巨型条石堆砌了城墙,按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於城墙上各修筑了四座天门,以象徵天闕。
除却正殿、朝拜殿、钟鼓楼外,还有一座金殿,这是太和宫与其他道宫所不同的地方,金殿比正殿的规格更高,据传闻里头供奉著铜铸鎏金玄武及眾雷神、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灵官的神位。香客信土,包括在山道人前来朝拜九天盪魔祖师,只能到正殿为止,至多远远地看上一眼金殿,是绝对不被允许入內的。
故而,扶摇子便是在正殿接见的陈阳等人。
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有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將、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有铜碑,前方是朝拜殿,两侧是钟鼓楼,內有御赐铜钟。
看似扶摇子孤身一人立足於正殿之內,但陈阳甫一进入,便感到被无数双威严目光所注视,饶是他已是金丹真人,在这威压面前,也难免有些不自在。
显然,这殿內存在的大量神位塑像,绝不是普通摆设。
朝著上位的扶摇子,陈阳行礼道:“小子陈阳,见过前辈。”
扶摇子对著陈阳微微頜首,面上带笑,“確实有一阵子没见了,没想到你这般快就炼就了金丹,难得,难得。”
一连说了两个难得,显然陈阳修为进展之迅速,令贵为武当掌教的扶摇子,
也觉得有些意外。
陈阳上次见到扶摇子时,对方的打扮很是朴素,只穿著一领青色道袍,隨意地扎著头髮,背著顶斗笠,看上去就像是位普通的老居士。现如今,扶摇子却是换上了一整套的武当掌教行头,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如今身著星斗云霞法衣,手执玉圭,看上去便显得十分雍容华贵,气度恢弘。
“先前自前辈处得授一卷拳经,对在下的修行颇有些益。”陈阳礼貌地道:“所以,我此来一是为了道谢,二是为了助阵,至於这第三嘛,其实还有些不情之请。”
“这个且先不急。”扶摇子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尤宸溪道:“先看看陈掌门拳法的火候如何,老七,你来——“
师命难违,见扶摇子已经发出了命令,尤宸溪无奈之下,唯有答应道:“弟子遵命。”
於是陈阳与尤宸溪二人便来到正殿与朝拜殿之间的空地上,相距十余步后互相站定,先相互行礼。
尤宸溪道:“恩公,家师乃是拳法大家,见到同样懂得些拳脚的修土,难免见猎心喜,还希望你不要怪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