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奥斯曼(1/2)
第490章 奥斯曼
1877年2月1日,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帝国议会开幕不久,整个城市还沉浸在宪政实验的新鲜感中。托普卡帕宫旁边新建的议会大厦里,眾议员们热烈地討论著各种议案,虽然大多数人对议会程序还一知半解,但至少形式上,这个古老帝国正在向现代国家转型。
大维齐尔米德哈特帕夏心情不错。这天上午,他在会议室里与外交大臣萨菲特帕夏愉快地交谈。
“萨菲特帕夏,你看到最新的財政报告了吗?”米德哈特帕夏翻阅著手中的文件,“上个月的税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而且这是在我们降低了农业税率的情况下实现的。”
萨菲特帕夏点点头,这位外交大臣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確实是个好消息。更重要的是,英国人又批准了28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虽然每一笔支出都需要接受切尔斯伯爵那个財政委员会的监督,但毫无疑问,改革正在取得成效。”
“是啊,”大维齐尔米德哈特帕夏感慨道,“一年多之前谁能想到我们会有今天?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国库可以跑老鼠,大部分军队几个月没发军餉,君士坦丁堡里的贵族们都很悲观.::”
他的话被突然打断了。陆军大臣雷德夫帕夏脚步匆匆地走进会议室,脸色阴沉,他的表情让大维齐尔米德哈特帕夏心中一紧。
“艾哈迈德,”雷德夫帕夏压低声音,直呼米德哈特帕夏的名字一一这在公开场合是很不寻常的,“你要过来,马上。我有话对你说。”
米德哈特帕夏看到他严肃的神情,立刻意识到出了大事。他向萨菲特帕夏点点头示意,然后跟隨雷德夫帕夏来到走廊尽头一个僻静的小会议室。雷德夫帕夏仔细检查了房间,確认没有其他人,才关上了门。
“什么事?”米德哈特帕夏问道,心跳开始加速。
“保加利亚起义的事你知道,”雷德夫帕夏开门见山,“帝国一直在英国的支持下向起义者输送武器装备和弹药。今天早上,保加利亚人送来了一个重大情报。”
“什么情报?快说。”米德哈特帕夏的直觉告诉他,这不会是好消息。
“他们截获了一封俄国军需官发给前线部队的信件,”雷德夫帕夏掏出一份译文递给米德哈特帕夏,“俄国人马上就要对我们动手了。信中提到,圣彼得堡要求前线储备十万人三个月的粮食补给,同时命令工兵部队儘快完成从保加利亚到色雷斯边境的道路修筑工作。”
米德哈特帕夏接过文件,快速扫视了一遍。他的剑眉倒竖,脸色变得铁青。“我希望这是俄国为了派遣更多军队来剿灭游击队。但理智告诉我,这不可能。”
雷德夫帕夏点点头,从怀里又掏出另一份文件:“还有更糟的。我们的侦察兵报告,过去两周內,俄军在保加利亚北部集结的部队数量激增。至少有八方人,配备了大量火炮和辐重车队。这不是剿匪部队的规模,我相信这是入侵军团,高加索方面,俄国的军队也在调动。而奥地利方面,他们在阿尔巴尼亚北部和北马其顿地区的驻军也在增加,我们估计至少从三万人提高到五万人。”
米德哈特帕夏沉默良久,他缓缓说道:“我们早就有心理准备了。这不奇怪。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陆续查获了一些俄国间谍,奥地利的间谍也抓到了几个。情报部门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提醒奥斯曼与俄、奥两国战爭爆发可能性正在增加,但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走到窗边,望著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来往的船只。二月的君士坦丁堡依然寒冷,海面上飘著薄雾。
“我们还没准备好,”陆军大臣雷德夫帕夏嘆了口气,语气中带著明显的焦虑,“我们模仿英国陆军建立的新式军队只训练了五方人。这批部队已经全面装备了新款马提尼一亨利步枪,训练水平也达到了欧洲標准,但帝国其他军队的战斗力、装备都很差。许多省军还在使用二十几年前的滑膛枪。”
他顿了顿,继续说:“而且英国答应的那批阿姆斯特朗后膛炮要到三月才能全部到货。现在我们只收到了第一批,三十门。我们需要时间,至少还需要一年...”
“一年?”大维齐尔米德哈特帕夏苦笑,转过身来,“雷德夫帕夏,俄国人和奥地利人绝对不会给我们一年时间的。他们很清楚,再过一年,我们的军队会强大得多。这正是他们现在就要动手的原因。”
雷德夫帕夏沉重地点点头:“我知道。所以我今天来,不只是报告情报,还要向您匯报我们现在的防御態势。”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详细的军事地图,铺在桌子上。这张地图清晰地显示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土一一自从第二次近东战爭战败后,帝国在巴尔干只剩下色雷斯地区和东马其顿两块领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已经落入俄国控制,而奥地利则占据了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奥斯曼帝国就像一个被两只巨兽夹击的猎物,退无可退。
“这是我们在色雷斯地区的防御部署,”雷德夫帕夏用手指在地图上画著,“整个防御体系是围绕保卫伊斯坦堡而设计的。从埃迪尔內(阿德里安堡)到君士坦丁堡,我们建立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埃迪尔內要塞群,”他指著地图北部,“埃迪尔內本身是个古老的要塞城市,我们在那里驻扎了两万五千人。这座城市控制著从保加利亚进入色雷斯的主要道路,是防御的第一道屏障。但是..:”他顿了顿,脸色更加难看,“但是由於前任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挥霍无度和挪用军费,导致埃迪尔內的现代化改造只完成了一半。我们计划修建的十六座棱堡式炮台,只完工了十一座。外围的护城壕也只挖了三分之二。”
米德哈特帕夏的脸色更加阴沉:“继续说。”
“第二道防线是查塔尔贾防线,”雷德夫帕夏的手指向南移动,“这条防线从黑海延伸到马尔马拉海,全长约六十公里,是保卫伊斯坦堡的最后外围屏障。按照原计划,这条防线应该有一百二十座堡,八十个炮台,以及完整的堑壕系统。但由於资金被挪用..:”他咬牙切齿地说,“我们只完成了不到六成的工程。现在只有八十七座確堡完工,三十二个炮台建成,堑壕系统也只完成了部分路段。”
“第三道防线,也就是最关键的,”雷德夫帕夏深吸一口气,“是伊斯坦堡本身。
这座帝国数百年的都城,理应是最坚固的堡垒。但实际情况是.::”他的声音变得苦涩,“前任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强烈反对对君士坦丁堡进行要塞化和军事化。他认为那会破坏城市的美观,影响他享乐的心情。所以,这里的防御非常、非常不完善。”
“城市周围的防御工事几乎是空白的,”雷德夫帕夏继续匯报,“我们只在金角湾入口处建造了四座岸防炮台,在陆地一侧只有十九座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连像样的要塞都没有。城內的军营只能容纳三万五千人,弹药库的储量只够支撑一个月的战斗。”
他抬起头,直视著米德哈特帕夏的眼晴:“大维齐尔阁下,我必须非常直白地说,如果俄军突破埃迪尔內和查塔尔贾防线,伊斯坦堡几乎是不设防的。我们必须立即一一我强调,是立即一一开始君士坦丁堡的全面要塞化部署。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俄国人的最终目的地就是这里。他们做梦都想把双头鹰旗帜插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上。”
米德哈特帕夏猛地一拳锤在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可是帝国数百年的基业所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下这座城市,才有了我们奥斯曼帝国的辉煌。而且君士坦丁堡的经济价值也极其重要一一这里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是帝国最大的港口,每年的关税收入占国库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如果这座城市落入敌手..”
他没有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百那意味看什么一一帝国的终结。
米德哈特帕夏在房间里来回步,额头上青筋暴起。雷德夫帕夏看得出来,大维齐尔在激烈的內心挣扎。一方面,將君士坦丁堡要塞化意味著巨大的开支、民眾的抱怨、商业活动的中断;另一方面,如果不这样做,帝国可能会在几个月內灰飞烟灭。
沉默持续了將近一分钟。最终,米德哈特帕夏停下脚步,眼中的犹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钢铁般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