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黑,继续黑(1/2)
第203章 黑,继续黑
看著李昂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滑稽模样,泰勒噗一声笑了出来:
“瞧瞧,我只是提到罗比的名字你就有这么大反应,难怪你们合作的那首新歌,we
don'ttalkanymore...wedon'ttalkanymore...听起来总有一股余情未了的酸味。”
“真没有这回事,你这是典型的过度解读。”李昂完全能够想像他在mtv颁奖典礼现场与泰勒携手出现会引起怎样的舆论风暴。
这就像是一个轮迴,在去年的mtv典礼上,挽住他手臂的还是罗比。
面对媒体的辛辣提问犀利反击。
现在,陪他一起走红毯的变成了前女友的闺蜜。
闺蜜变情敌这种抓马大戏总能让边媒体集体高潮。
分手事件对李昂造成的另一恶劣影响是让他背负了“渣男”名號,一开始他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反正本身就靠黑流量起家,诸如“犯罪分子”、“犹大”、“吸血鬼”这些绰號早就被按在他头上。
技多不压身,头衔多了也一样,哪怕是恶名。
多一个渣男名號也没什么,这些都会化作他流量增长的燃料。
但这次和以往略有不同,分手事件导致一大批人脱粉。
他的粉丝基本盘大多是一些狂热左棍,挥舞著女权、觉醒、素食、环保的旗帜,
著要改变这个腐朽的旧世界。
但这一群体非常奇范的一点在於,他们自己嗑药、滥交、穿刺、呼吁叶子合法化..,
对於自己要求宽鬆,但对於別人的道德標准异常严格。
即使在相对保守的50年代娱乐圈,也没人会用劈腿、滥情这种事批评名人。
“不聊这个了。”李昂从首饰盒里取出一条梵克雅宝彩宝项链,从身后將其戴在泰勒的脖颈上,“新专辑准备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百分之六十吧。”
“这么快?”
泰勒对著镜子打量一番,转头露出甜美的笑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认识你之后创作灵感总是源源不断从我脑袋里面冒出,你和罗比在《周六夜现场》官宣分手的当晚,我守著电视机看完了整期节目,然后就再也睡不著了...我用一夜时间写了一首新歌。”
“又是关於我的?”李昂露出一丝苦笑,实际上心里巴不得泰勒这么做。
这样等到对方专辑发行大卖的时候,自己也能趁机蹭热度吃上一波流量。
“当然,我甚至觉得再这么下去这张专辑就要以你为主题了。”泰勒举起手勾住李昂的脖颈,“我亲爱的小狮子~”
淡淡的沐浴露芬芳扑鼻而来,看著对方勾人的狐狸眼他忍不住儿下去,“你想怎么样都行,对了,你那首新歌叫什么名字?”
“《iknewyouweretrouble》(我知道你是劫难),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个大麻烦。”
“麻烦?这听起来可不是个美好的词语。”
“不,我喜欢麻烦!”说话间,泰勒突然起身,指尖撩著李昂的胸膛轻轻一点,將他推倒在床上。
两人在衣服堆成的小山中上纠缠在一起。
“等等。”李昂强压著涌上脑门的血液。
“怎么了哈尼..:”泰勒目光流转,褪下封印撩了撩头髮。
“要不要先练习一下瑜伽...这是非常好的热身动作。”
由於昨晚的消耗过度,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十点两人都没有起床的意思。
李昂靠在枕头上,一手揽著泰勒,一手抓著手机,懒洋洋的接通电话。
“该死的,昨晚你去哪儿鬼混了?”电话里传来菲尔的抱怨声。
“那是我的私人时间,我需要处理一些私事。”李昂懒得解释,隨手准备掛断电话。
“听著,外面已经快要世界大战了,《wedon'ttalkanymore》发行之后媒体就像发了疯一样抹黑你,《洛杉磯时报》关於你的专栏黑出了新高度,纳粹已经快要占领自由世界了,你的心思却还在一个德国妞身上..:”
“够了,別扯了!”李昂大声喝止对方后掛断电话。
不过是一篇专栏而已,这样的反应实在是太过头了,类似的事情他已经经歷了太多了。
人都麻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打开搜寻引擎,输入“洛杉磯时报、李昂”等关键词之后果然弹出了数条扎眼的標题。
隨意点进一条,看到的內容就连他都感到惊讶。
《洛杉磯时报》完全將专访变成了深度剖析他发家经歷的专栏。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专业,披露了很多从未被报导过的细节。
从他喜爱布朗斯维尔地铁站背刺戴维斯说起,再到背刺t-ray,出逃roc王国..,
列举了一长串名字后,文章中调侃道:whoisnet?(谁是下一个受害者)?
文中披露了李昂刚出道时为了流量榜上了好莱坞女演员罗比,觉得对方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立刻转向將攻势放在当红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身上。
“fk,那群混蛋真敢编!”看到这里李昂已经按捺不住怒火了。
他承认自己当时確实动了通过与罗比谈恋爱撬动流量的心思,但那时候对方还只是个二流女演员。
《华尔街之狼》距离登上大荧幕还遥遥无期。
罗比能在短时间內登上a咖宝座,绝大部分是因为他用一首现象级爆款电音《faded》
作为推力。
更让他头疼的还在后面。
这篇文章还详细揭露了李昂的人际关係,將他和“圣徒”罗宾逊的关係扒了个底掉。
甚至文章暗戳戳的指向他们利用《衝出康普顿》电影洗钱。
《洛杉磯时报》的专栏发表之后,诸多有影响力的媒体上陆续出现了大量抹黑李昂的软文。
“这黑的简直太专业了.::”李昂一度怀疑有人在自己身上装了监控,
许多事情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文中还提到了鲜为人知的《vibe》收购事件。
虽然没有明说具体收购细节,但字里行间暗示著这笔交易是通过威胁昆西.琼斯这位老艺术家等一系列不光彩手段达成的。
与之前jay-z和迪迪请的水军不同,这群人实在太专业了。
而且刊登的平台不局限於《名人秘事》、《粉红好莱坞》等纯粹边媒体。
许多以严肃著称的报刊也专门为抹黑他的软文留出位置。
“这又是谁在搞我?”李昂的脑袋里瞬间闪过一串名单,经过过滤之后却依然毫无头绪。
jay-z有这样的资本,但没这么专业的能力。
能发动如此凌厉的媒体攻势,对方在传媒行业一定是个有分量的人物。
昆西琼斯有资本也有能力这么去做,但动机明显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