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华尔街的贝利亚(2/2)
大部分歌词都融合了肯德里克对於种族暴力的思考,用白描的手法完美还原了真实的社区生活,吊打那群只知道车子、票子、马子的新生代们。
掛断电话后,李昂文打给了肖恩。
今天下午两点对方將以狮巢传媒总经理的身份,在卢卡的陪同下与lheart传媒签订合同。
合同签订后,z100电台將正式易主。
“你这混蛋现在在办公室吗?怎么你的声音听起来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李昂压著嗓子,语气里透著恼火。
狮巢传媒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也使得肖恩的心理发生了极大改变。
他就像个刚刚大捞一笔的华尔街股票交易员一样,整晚泡在酒吧里,还是那种专门针对基佬顾客的酒吧。
公子般的生活使他的工作效率每况愈下,狮巢传媒內有些凯他位置的员工趁机向李昂打小报告。
指责他开会时总是心不在焉,经常通过个人权势勾引来公司试镜的男性模特滚床单。
“没有...我现在就在办公室,卢卡先生也在,他可以为我证明!”肖恩嚇得发出少女音,赶紧解释道。
“听著怪胎,摆正你的位置!”李昂警告道:“这里可是纽约,只要你敢停下脚步,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身后的人踩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明白..:”肖恩嚇得汗毛直立,瞬间明白了自己只是个打工仔的事实。
“別鬼混了,我不想身边有个移动的hiv病毒!看在上帝的份上,把你的眼睛从男人挪到女人身上!”
交代完签合同的事情后,李昂带著菲尔,由豪尔赫驾车前往公益活动的举办地点,布朗克斯一处公屋扎堆的贫困社区,
布朗克斯本就是纽约治安最混乱的街区,公营住宅更是烂的一塌糊涂。
每月仅需要不到100美元租金就能在纽约拥有落脚的地方,公营住宅怎么看都是一项群眾喜闻乐见的公益项目,按照常理想要申请应该排队才对。
现实刚好相反,建筑老旧、管理混乱都是长期以来被垢病的问题,在许多城市公屋的空额率居高不下。
这其中还有那么点心理因素作崇。
在纽约,有很多人认为即使流浪街头也比住在政府施捨的阴冷巢穴里体面。
久而久之,公营住宅成为居民万不得已的选择。
在行进的路上,李昂扶额望向窗外,脑袋里全是麦可.布隆伯格的名字。
参议员查理肯定不愿意看到他与这样一位在政商两界都权势滔天的人物走得太近,
查理与布隆伯格在政见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过对於李昂来说,现在可不是左顾右盼的时候,在“迪迪被捕事件”中他与查理已经理下了危机的导火索。
他可不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落得和麦可.杰克逊或是迪迪相同的下场。
想要避免跌落深渊,必须趁现在积蓄足够多的筹码,当庄家喊出梭哈时才能稳稳接住。
布隆伯格毋庸置疑是一张王牌。
靠著旗下全球最大財经信息公司彭博社,布隆伯格几乎掌握著所有大企业的一手信息,包括內幕消息。
冯特在一次私下谈话中这么形容布隆伯格一一“他有一千只眼睛,他是財经界的贝利亚、叶若夫”
“布隆伯格是个好人,他应该取代贝拉克的大统领职位才对。”一向毒舌的菲尔对布隆伯格的评价却出奇的高,这让李昂颇为意外。
“好人?”
“我知道你不喜欢那群政客,但瞧瞧布隆伯格做了什么,他每年捐出数亿美元用於气候议题和枪枝管控,这些钱的去向都是可以被追踪的。”菲尔说,
,“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至少布隆伯格兑现了自己说的每一句话。”
“你可以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千万別隨便把好人的帽子扣在他头上。”李昂整了整衣襟,
目的地就在两个街区之后,街道上已经能看到许多高举標牌的集会者。
布隆伯格担任市长期间大力推进戒菸,而他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不仅不吸菸,连上流社会钟爱的雪茄也从不沾染,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
李昂对於理想主义者没什么好感,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位犹太裔金融巨鱷。
他们实现理想的手段往往要以一群人的牺牲为代价,在面对“电车难题”时不会有道德困境。
但布隆伯格的慷慨的確让李昂挑不出任何毛病,这次的布朗克斯之行他只需要露个脸就能收穫50万美元报酬,甚至不用登台献唱。
对比之下,查理从没有为他支付过一美分出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