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电机驱动与燃油驱动(2/2)
第一个原因就是歷史原因或者说歷史惯性,在诸多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没有诞生,没有办法很好控制输出扭矩以前。
因为重负荷作业往往需要很大的力矩,你挖掘的时候一旦遇到石头,然后挖不动,那电机就会死命的增加力度,最终导致齿轮机械零件变形。
所以以前的人们选择了可以通过阀门泄压,避免过载的液压驱动,而不是电机驱动形式。
之后第二个原因就是以前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仍然有限,难以满足长时间、高强度作业的需求。
第三个原因就是成本的考量,毕竟电池这东西的价格可不便宜,也就最近我们將固態石墨烯电池研发了出来,让电池单价降低了下来。
因此,诸多的限制导致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液压驱动技术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科技发展到现在,现在的电机驱动技术已经解决了诸多的弊端。
瞬间输出的力鉅也是不差燃油驱动多少,综合下来优势反而是大於液压驱动技术。
这第一点优势就是成本优势,液压驱动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能量效率很低,
一般只在60%到75%左右。
而电机驱动的能量效率比较高,一般最低都会不低於85%,最高更是可以做到95%
可以说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能量利用率很高,基本都用来有效做功了。
其中这60%到75%~85%到95%的能量效率看上去似乎相差不大,似乎只是20%
~20%的差距。
但实际上完成相同的任务时,消耗的能量差距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使用的时间越长,燃油驱动浪费的能源越多。
最后加上电机驱动使用的是比较便宜的电能,是可再生能源。
而不是越来越昂贵,不可再生的石油,日积月累下来,將会导致燃油驱动的机械使用成本高得惊人。
因此,我们研发的超巨型蜘蛛型工程机器人才会採用全电机驱动的形式,而不是燃油驱动的形式。”
听到高年的话语,现场的人们似懂非懂的轻轻点头。
既然高年如此吹捧那个全电驱动,那他们直接喊六六六就行,毕竟他们可购买不起这样的超巨型蜘蛛型工程机器人啊。
这时,一个来自德意志的记者举起了手。
“高年先生,你们的超巨型蜘蛛型工程机器人有多重呢?使用全电机驱动是否会存在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呢?”
面对这个德意志记者的问话,现场的人们也是纷纷將视线投注在高年身上。
“我们的超巨型蜘蛛型工程机器人很重,光是自重就高达1587吨。
如果工作时三个铲斗都装满东西,那最高载重將会达到1860吨!”
“哗!”
现场人们的眼睛睁得老大,没有想到这超巨型蜘蛛型工程机器人竟然这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