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解锁新技能,掌法的奥义(1/2)
马建国环视一圈几位老友,目光落在方诚身上,沉声开口:
“你对世家和异人应该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他们的力量来源五八门。”
“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血脉天赋,得天独厚;有的是因为某种特殊遭遇,偶然触发变异,从而获得超乎常人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想要深入挖掘其潜力,最终都需要通过『冥想』来不断加深对自身异能本源的感知和掌控。”
“而我们传统武学中的气功,尤其是从『真元铸鼎』层次迈向『內景外显』的关键突破,也需要一种与『冥想』相似的『观想法门』。”
说到这,马建国顿了顿,稍作斟酌。
“这个法门,我在你第一次来研究会时,便已向你提起过。”
“两种冥想方式似乎有共通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具体如何,我现在没法向你详细描述。”
“你只要记住一点,武者的『观想法门』,是对自身『精气神』三宝合一的凝链与升华,是將自身的生命能量修炼到极致,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马建国加重语气,强调道: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武者自身持之以恆的苦修,而並非天赋异稟的血脉或偶然的变异,也不是寄希望於虚无縹緲的神佛。”
吴德旺也適时补充道:
“夏国数千年歷史中,有確切记载达到『內景外显』这种至高层次的武者,寥寥无几,多半只存在於传说中。”
“而在近两百年间,真正被官方证实达到此境界的,只有厉归真前辈一人。”
“就算他拥有某个世家传承或者异变產生的天赋能力,那也仅仅是锦上添,加快修炼速度而已。”
“所以,阿诚……”
马建国接过话,看著方诚,眼神中充满了肯定与期许:
“你无需担心將来身体检测数值异常,会被特搜队当成异类。你走的路,其实和厉前辈一样,是最纯粹、最正统的武道之路!”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又继续说道:
“过段时间,我家那小子不是要参加特搜队的复试体检吗?”
“到时候,我陪他去一趟特搜队总部,顺便找里面的老熟人打个招呼,给你也备个案,登记成『古武学传承者』。”
“这样一来,以后就算你展露出一些过人的能力,也有个合理说法,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
张海祥一拍胸脯,声若洪钟:
“特搜队里也有我几个不成器的徒弟,我跟他们打声招呼,看谁敢找我们武学研究会未来顶樑柱的麻烦!”
“没错,谁敢动你,先问问我们这几把老骨头答不答应!”
吴德旺和陈子振也纷纷点头,表示全力支持。
他们以前也曾对方诚的来歷有过猜测,但此刻,所有的疑虑都已烟消云散。
除开这惊世骇俗的武学天赋,眼前这个年轻人待人接物,谦逊有礼,温润如玉。
如果有人说他是那种精神变態、杀人如麻的怪物,打死他们都不愿意相信。
“哈哈。”
董云川隨后笑容满面地附和道:
“阿诚,有我们这几个老傢伙给你背书,你儘管放心大胆地练功。”
“最好哪天也练到传说中的『內景外显』层次,带著大伙去一趟特搜队总部,给那帮瞧不起练武之人的傢伙开开眼,杀杀他们的威风!”
方诚心中一暖,隨即郑重起身,对著几位师长深深鞠躬抱拳:
“多谢各位师长费心。”
这正是他此次应邀参加武学研究会聚会,展露实力的主要目的。
有了这几位德高望重、人脉深厚的前辈做后盾,自己未来行事无疑会方便许多。
马建国笑著摆了摆手:“都是自己人,不说这些客套话。”
经过这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彻底热络起来。
几位老爷子围著方诚,重新坐下来,继续探討著各自在练武方面的经验心得。
方诚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时提问几句,只觉得茅塞顿开,颇有裨益。
想到了自己之前专门学习空手道时遇到的难题。
虽然各种招式技法已经练得极为嫻熟,却始终无法解锁相关技能。
於是,藉机向几位武林前辈请教:
“各位师长,我之前练习拳击、散打,路子都偏向刚猛,大开大合。但在实战中,我发现这种打法有时候失之灵活,变化不足。”
“这段时间,我也在尝试练习空手道,只是『手刀』这门技术,始终感觉不得要领,好像遇到了瓶颈。”
“所以,我想向各位师长討教传统武学中的掌法精髓,希望能让自己的技击之术,更进一步。”
眾人闻言,皆是微微頷首。
“阿诚,你想学习掌法提升格斗技术,思路是对的。”
吴德旺教授推了推眼镜,隨即笑著说道:
“不过呢,你这研究方向可搞错了。”
“要知道空手道,古称『唐手』,最早就是从我们夏国传到琉球,再从琉球传到东瀛。”
“其核心格斗技术,大量借鑑了我们白鹤拳。所以,你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手刀技术,不如先看看它的源头。”
方诚心中一动,立刻站起身,对著吴德旺一抱拳:
“还请吴师叔不吝赐教。”
“好。”
吴德旺也来了兴致,爽快地答应:“我们过去那边,我给你演示一遍。”
一行人隨之来到院中的空地上,兴奋地围观两人教学。
“拳法,我就不说了。”
吴德旺瞅了一眼院子角落,那座缺了一大块的石灰岩假山。
想起当初方诚那非人的一拳,明智地没有班门弄斧。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正式讲解:
“白鹤拳,作为南派武学的重要代表,其精髓在於模仿白鹤的身形与动態。它的掌法,其实比拳法更加独特,也更加重要。”
说话间,吴德旺已经摆开了架势,身形微沉,双臂舒展,气质陡然一变,真有几分閒云野鹤的飘逸。
“你看,这是『鹤嘴掌』!”
话音未落,他五指併拢,微微弯曲,形如鹤嘴,手腕一抖,闪电般向前啄击。
动作快而短促,带著一股锐利的劲风,直指要害。
“这是『摆掌』,模擬的是鹤翼扇打!”
他手臂一横,掌心向外,以掌缘为力点,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横向削击。
动作看似轻柔,却蕴含著以柔克刚的巧劲。
“还有『削掌』,发力如刀……”
“『推掌』,藉助腰马合一,形成穿透性的推力……”
“这些招式的核心,都在於短促发劲与弧线化力的结合,配合我们门派独特的『鸣声』呼吸法,可刚可柔,变化万千。”
吴德旺一边讲解,一边演练。
隨著掌势的吞吐开合,他喉间不时发出一两声清越的鹤鸣,与掌风呼啸相合。
隱约竟有种鹤唳九天,声动四野的意境。
一套掌法演示下来,身形飘逸,行云流水,尽显名家风范。
方诚看得目不转睛,心中豁然开朗。
他发现,白鹤拳的这些掌法招式,与空手道的手刀、贯手在发力原理和攻击线路上,確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摆掌、削掌,几乎就是手刀的变体;而鹤嘴掌,则与贯手的穿刺理念如出一辙。
自己之前只专注於站在原地,进行手刀的劈砍动作。
却忽略了手指、脚步变化,乃至全身各处的协调发力。
或许,始终无法解锁技能的原因就出在此处。
“吴师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