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女乞丐(1/2)
陈春年根本就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红寧县改开后的第一位个体工商户。
说实话,他真有些懵圈:『额滴个神啊。』
这都1983年了。
那个生於1961年、名叫章华妹的温州妹子,早在1979年11月30日,人家就已领到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了……
当然,懵圈归懵圈,该做的事情丝毫不能耽误,该拿的好处,一分钱都不能少。
20块钱,整整20块钱!
当陈春年拿到红寧县第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后,梁副局长亲自领著他去了一趟出纳室,支取了20块钱的『政府补贴』。
哎,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刚好解决了他的『启动资金』问题。
趁热打铁。
怀揣20块钱的本钱,他了五天时间,走遍了红寧县城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
他惊奇的发现,其实,早在1983年初,这座西北小城就来了不少外地人。
江浙,福建,两广,川渝,河南,零零总总该有百八十人,尤以温州、福州和粤东人最多。
这些人从事的行业五八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点都不起眼。
真的,一点都不起眼。
卖纽扣的,蒸馒头的,收药材的,收猪毛头髮的,干木匠的,当铁匠的,当騸匠的,一个比一个活的卑微。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挑著货郎担子,走乡串户,就挣那三瓜俩枣、一分二分的微薄利润。
陈春年却知道,短短十几年后,这一批人將成为西北、东北、乃至整个北方的有钱人。
比如,90年代闻名全国的『西湖床垫』,创始人是一个姓张的温州木匠,刚开始就在红寧县旧货市场做沙发,短短十几年,就赚了不下一个亿。
只不过,那人后来上省城,进军房地產和百货大楼,2008年前后,『屁』的一下,从此就不见了……
『赚钱的路子太多,反而成了烦恼。』
这一日,结束『调研』的陈春年买了仨馒头,蹲在国营饭店门口的台阶上暗暗盘算,再次明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继续搞餐饮。
毕竟,上一辈子他就靠著不错的厨艺,从小吃摊开始,在广州挣下偌大一座酒楼,这行业他轻车熟路。
尤其是卤肘子、卤猪蹄、卤肥肠、卤头肉、滷鸡爪、滷鸭脖这几样,更是他的绝活儿,都是招牌菜。
『那就从卤肥肠开始吧。』
『一斤新鲜肥肠3毛钱,滷好了,一斤卖个一块两块,绝对没问题。』
『物资匱乏的年代,谁能拒绝一口油汪汪、软嫩嫩、香喷喷的卤肥肠…加馒头呢!』
想著想著,陈春年把自己都给想馋了,忍不住吸溜一下口水,继续啃馒头。
“滚开!”
“你个死要饭的,还不给老子滚远点,再来饭店门口噁心人,打折你的狗腿!”
“呸!”
“……”
突然,身后传出几声呵斥,把陈春年嚇一跳,同时也很生气。
马丹的,骂谁死要饭的?
老子不就穷一点,身上的衣裤旧一点,狗舌头帽油光一点,头上脸上的伤疤多一点嘛。
至於如此轻贱?
陈春年一回头,刚要开口懟回去,却发现国营饭店的一个死胖子骂的不是他,而是一个衣衫襤褸、身材佝僂、披头散髮的女乞丐。
大冷天的,她竟然穿一双破草鞋,两只脚丫子冻得青紫青紫,明显生了冻疮,都在流清水。
应该是个女疯子吧。
陈春年暗嘆一口气,却也是爱莫能助,只能转过头,继续啃馒头。
不料,国营饭店那死胖子,竟然骂个不停,甚至,还將手中半杯茶水泼在那女乞丐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