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试镜(1/2)
敢死队3承接上部的內容,大致的框架早就已经完成,各大主演也基本都已经確定。
目前只剩下筛选一些小角色一些特色鲜明的反派。
那些非常成功的反派已经无数次证明,能够给电影票房提供很大的助力。
今天的试镜主导演派屈克·休斯不在,但其他的主创团队基本都在。
作为主演加编剧之一,全球动作巨星史泰龙也特意抽出了时间,他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好莱坞巨星,同时也是很有头脑的电影人。
敢死队这部系列电影都是通过他的关係来完成一系列运作的。
他清楚黎嘉树作为霉霉緋闻男友、以及目前youtube上这波网络流量的价值所在,如果能正向宣传电影,那就需要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对方还是追著一帮劫匪打的狠人。
黎嘉树、李小龙、泰森谁更强已经是现在网络年轻人討论度相当高的话题了。
就算不是为了电影本身他也想看看。
这傢伙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
黎嘉树最终在约定的上午九点四十分抵达。
不过,真就是“上课铃声响赶到的那种”。
他对路况可能会不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但是路上遇到了两个“开车狂躁症”在吵架,耽误了点时间。
“很抱歉,路上出了点状况,”他嚮导演布拉德利说明了情况。
“这也不算迟到,”布拉德利很热情,看了一下手錶,与黎嘉树握手,“来的正准时!欢迎来到敢死队剧组试镜。”
不过,他也並不是虚偽的客套。
作为一个在好莱坞廝混很久的电影人,他清楚黎嘉树在youtube上面的视频一定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北美的治安相当差,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那种情况。
谁不希望能有黎嘉树这样的身手?
而由史泰龙串联起来的这帮人,斯瓦辛格属於共和党,还真不是迪迪和jay z那一伙。
如果黎嘉树真的加盟,新电影立刻就能获得一波货真价实的关注。
现在估计很多亚裔群体都已经视他为偶像。
“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好莱坞巨星史泰龙先生,也是这部电影的主要编剧。”
进入办公室,史泰龙已经在里面了。
布拉德利给他们引荐。
“幸会幸会,”黎嘉树当然一眼就认出来了,他前世在学校的时候跟宿舍的朋友几乎把史泰龙包括第一滴血在內的所有电影都看了一遍。
他的电影突出一个血腥暴力、酷爽。
史泰龙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但身材依旧非常健壮、结实,比电影里的观感似乎还要强壮。
不过身高不到180cm的样子。
所以看上去没有电影里那么高大。
黎嘉树至少比他高了十公分,但臂围却比他小了一圈,他是真的相当强壮。
这个时期,史泰龙体重达到了80公斤。
“看上去比视频里还要年轻啊!”史泰龙拍了拍黎嘉树的肩膀。
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年龄上他是真的羡慕。
“其实也已经快24岁了,”黎嘉树是80后的末尾1989年出生,按西方周岁的算法,他再有4个月將年满24周岁。
“跟泰勒同岁?”史泰龙当然看得出来,他们俩就是情侣。
“嗯,比她小半个月,”黎嘉树点了点头。
“24岁也是正风华正茂的时候,”史泰龙回忆往昔,“还真巧,我差不多也是24岁进入的演艺圈,將来或许你就是新一代巨星。”
他在1970年开始在好莱坞尝试接拍小角色。
在星相家母亲的建议下尝试创作剧本。
这才有了30岁时的成名作电影《洛奇》,这部电影在1976年狂揽2.25亿美元的票房,並且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
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巨星之路。
“借您吉言,”黎嘉树真见到了史泰龙,似乎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激动。
不过也真佩服他六十多岁身体和精神面貌还能保持这么好。
接下来,他们大致谈了一下,关於黎嘉树在电影中的角色。
现在的剧本中还没有他的角色,副导演布拉德利计划是加入一个来自东方的杀手,他的形象和手段必须得极具东方魅力和色彩。
在剧情中期给主角团带来了一些阻碍,在主角团集结后被杀死。
整体加起来不超过八分钟的样子。
史泰龙也同意这种做法,他可以把这段衔接进现有的电影剧本中。
但是,他和副导演布拉德利暂时都不知道黎嘉树都擅长哪些,网络上那段视频里挥舞棒球棍肯定不行。
视频里他看上去能把主角团一併收拾掉。
“你们想让我用什么手段?”黎嘉树如果用不谦虚的话说,他精通绝大部分的內家、外家和兵刃功夫。
说是加强版李连杰一点都不过分。
“飞刀能行么?”
“类似筷子的那种短刃?”
布拉德利和史泰龙明显有不同的想法。
史泰龙看过杨紫琼参演的电影剑雨,里面陆竹在教细雨破解转轮王武功时就使用过类似筷子的武器。
还有里面的暗器王雷斌,他也使用过类似的武器。
“飞刀我相当擅长,至於类似筷子的武器,”黎嘉树沉吟了一下,“你说的应该是太阳针那种武器吧!俗称铁筷子,大概长一尺左右。”
“对就是那种武器,”史泰龙觉得那部电影里的动作相当好看,至少比在北美名声大噪的臥虎藏龙要好看,“不过,需要写实一点的动作!”
敢死队毕竟不是飞来飞去的武侠电影。
“我明白,不过现在似乎没有道具。”
飞刀和铁筷子都是华语电影圈才会经常出现的武器,好莱坞这边没有道具也正常。
“飞刀没有,不过有飞鏢,”布拉德利指了指办公室另一侧的墙上,上面掛著一块投掷针型飞鏢的靶子。
这种飞鏢在西方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运动, 起源於十五世纪的英格兰。
据说,这项运动的雏形来自古罗马军团的一名士兵,他被罗马皇帝派到数千里外的大不列顛岛,多雨的英格兰气候不便於罗马士兵们在户外长时间运动。
於是,他们在搭建的板棚里,把弓箭投向用木板横切面製成的靶子上,后来就逐渐发展成现代飞鏢运动。
也许是为了彰显大英帝国无处不在的绅士形象,这个运动又被炒作成了集竞技、健身及娱乐於一体的“绅士运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