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新疆菜(1/2)
下午,黎嘉树仍然是在跟节目组的导演亚歷山大谈论节目內容。
到半晌的时候,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带回来了一个木人桩,型號按照黎嘉树的要求比普通的大了一號。
目前在北美武馆生意相比李小龙那个时期肯定是远不如,但chinese kung fu名声太响,在西海岸地区的受眾还是有不少的,因此,木人桩在洛杉磯並不难买。
黎嘉树看了一下木人桩的大小,因为他身高比普通人高了不少,这个大一號的木人桩高度对他来说仍然差了一点。
但也勉强够用。
木人桩在传统功夫中很常见,据说是戚继光发明的,並不是咏春拳的专属。
只不过李小龙將咏春拳这门功夫带火后,木人桩进入了大眾视野,在北美地区这种练拳用的器具很多人都知道。
但实际上八极拳和武当拳等功夫也经常用木人桩来练习。
只不过这些功夫使用的木人桩没有咏春拳的复杂精细。
木人桩的用途不是模擬战斗,而用来训练拳法、手法和身法,一般是练拳专属,除了咏春拳外,用木人桩练腿法的很少。
腿的力气远比拳大,木人桩不太適合。
不过复杂的木人桩也不是没有,早在上千年前,少林寺就已经在用类似的训练工具来提升功夫水平了。
他们在一条长廊上摆出108个木人桩,这些木人桩呈现的是108种进攻的姿势。
这是后世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少林十八铜人阵的雏形。
黎嘉树试了一下这个木人桩,他的手法纯熟,且动作相当快捷,哐噹噹一通响,他已经把咏春拳的小念头、寻桥、標指等三套攻法、手法、步法、腿法全打了一遍。
亚歷山大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见过很多练武的场景,包括少林寺和陈家沟这种功夫胜地。
但从未见过黎嘉树这么大的骨架可以这么协调、快速且功法纯熟到这般地步的。
咏春拳脱胎於少林功夫,但创始人严咏春是女人,所以,咏春拳也被很多人称呼为女人拳,它风格上灵活多变,拳很密,动作姿態相对也较优美。
但是,在黎嘉树手上,咏春拳一下子就多了一股子刚猛。
其实这並不奇怪,打拳的风格,有时候跟拳种的关係並不是特別大,而是取决於练功的这个人。
以前有一种说法叫南拳北腿。
那时候南方人比北方人偏矮,无法发挥腿的优势,所以,他们格外重视拳法,而北方就比较擅长刚猛一些的腿法。
功夫修炼其实就是因人而异,咏春拳讲究灵活多变,擅长近身寸劲。
它的代表人物拋开严咏春,剩下的李小龙、叶问个头也都不高,基本都是170cm以下,就给人一种力不够大的错觉。
但是这其实並不代表,咏春就不能以力胜之。
如果一个身体条件,各方面天赋都极佳的人,他习武练出来的效果一定是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
个人风格从观感上看,甚至判若两种不同的拳术。
黎嘉树无疑就是这种代表。
他打那一套动作看上去能把木人桩给打散架了。
“这是咏春拳么?”亚歷山大上前看了一下木人桩,质量还不错,没有用一次就坏掉。
黎嘉树点了点头,“这是一套比较適合女性练得拳。”
亚歷山大其实从刚才的动作中看不出来,这是適合女人看的拳,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你再打一遍吧!刚才没录像,”他摆了一个请得姿势。
“我刚才就是试试手,你录下来准备干嘛?这场景还有我的穿著都不適合吧!”黎嘉树现在一身aj运动装。
“不是正式节目,录下来当个絮什么,或者预告片,告诉外界,我们已经在拍摄节目了,就当是为后面的节目播出预热,”亚歷山大给黎嘉树解释了一番。
他本来是没有这个想法的。
是刚才看黎嘉树打了一套咏春拳后,才產生的念头。
黎嘉树深吸一口气,然后气沉丹田,重新將刚才的小念头、寻桥、標指等三套攻法、手法、步法、腿法全打了一遍。
这次比较认真,力度要更大一些,木人桩看上去都开始晃动了。
“perfect完美,”亚歷山大结束的时候打了个响指。
隨后他就告诉黎嘉树今天可以下班了,他和自己的助理要开始处理这段也就几十秒的视频。
黎嘉树赶回去的时候,还不到下午五点半。
太阳都还老高呢!
这根本不像是要赶进度的样子。
这会泰勒正在院子里树荫下的鞦韆上看书,大白熊幼犬奥丁在附近的草丛中翻腾跑动。
它察觉到黎嘉树开车进来,习惯性犬吠了两声,看到他下车就不叫了。
反而一口气吭哧吭哧地跑了过来。
这个犬种很聪明,现在已经知道了谁是它的主人了。
黎嘉树提著它的后颈拎了起来,它既不挣扎也不叫,表现得很亲人。
“你现在是朝九晚五,比上班都舒服,”泰勒放下书看向他。
黎嘉树拎著奥丁走了过去,“现在服装道具都不齐全,导演和节目组的策划都还在商討具体內容,他想搞出来一部让人震撼的节目出来,所以目前还处於准备阶段。”
他现在已经开始担心,一个月的时间拍不拍得完了。
到时候敢死队3的拍摄周期跟这个重合可真就麻烦了。
他总不能保加利亚、洛杉磯两头跑吧!
“这多好的事,找那种拍流水线作品的导演,一星期给你拍出来,对不起你的身手,”泰勒觉得这是大好事。
黎嘉树把奥丁放地上,让它自个去玩,走到泰勒身后,双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推动鞦韆,“我明白这个道理,我是怕档期衝突,到时候岂不是很麻烦?”
“这个嘛……”泰勒沉吟了一下,“你不用担心,只要不是你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沟通,反正背后的主要出资人都是那两个人。”
甚至,她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她和黎嘉树隔不久就能相见。
“那也只能这样了,”他继续轻轻地推动鞦韆。
这个场景在以前经常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